当前位置: 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 颈内动脉瘤破裂常识 >> 罕见病例噩梦一样的ldquo泡泡r
本期提要
OCT+动脉瘤
随着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介入相关并发症逐渐减少。但是,当解决某些高难度病变如CTO病变时,反复更换导丝尝试通过闭塞段一定几率上会损伤冠脉管壁,导致介入不常见并发症——动脉瘤的发生。一旦发生,我们如何处理?
本期,我们结合JACCIntervention上一例病例一起来看看这样的病例如何处理。
本期病例
49岁,男性
以急性ST段抬高型前侧壁心肌梗死入院
既往无冠心病危险因素
首次入院
行急诊PCI
导丝通过LAD闭塞段困难,更换导丝后Pilot50导丝(AbbottVascular)通过闭塞段到达LAD远端,后植入DES支架。处理完LAD闭塞病变后本次入院期间进行了二次手术,处理了RCA近端的病变。
第二次PCI
1个月后患者并未中断DAPT治疗
复查造影却出现了LAD支架内血栓,故又植入了2枚DES支架
第三次PCI
再1个月后患者复查
行心脏MRI检查示心脏左室射血功能受损
LVEF35%,心尖部血栓形成
LAD巨大假性动脉(25×24×48mm)形成
CAG:
复查冠脉造影证实了MRI的发现:
LAD支架中远段巨大动脉瘤形成
巨大假性动脉瘤存在破裂风险+需要继续DAPT治疗,遂决定再次PCI治疗
行OCT检查
OCT影像可见动脉瘤缺乏正常的三层管壁结构,为假性动脉瘤
在OCT的指导下植入2枚PKPapyrus覆膜支架(Biotronik)
复查左冠造影可见两个假性动脉瘤被覆盖
复查OCT
OCT示支架贴壁良好
术后患者在DAPT治疗基础上,额外增加了3个月的抗凝治疗。
患者症状缓解,12个月内无不良事件发生
LVEF升高至40%,复查超声心动图未见心尖部血栓。
总结
既往OCT青年医师俱乐部也曾推送过关于动脉瘤定义、分类及其OCT下表现的相关推送:
根据定义,假性动脉瘤(PSA)的特征为缺乏管壁正常的三层结构(内膜、中膜、外膜),管壁完整性丧失,向外突出的结构由单层或双层结构组成。PSA可以自发形成,也可以继发于一些其他因素,常见原因包括冠脉夹层,介入治疗(球囊成形或支架植入),感染,创伤,妊娠期。PCI后的创伤性冠脉夹层或穿孔为最常见的病因。
非侵入性(MRI)和侵入性影像学(IVUS,OCT)在鉴别真假动脉瘤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其中,OCT成像分辨率最高,可以清楚地显示冠脉管壁的三层结构,因而在这方面极具优势。
相比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破裂进而导致心包填塞、动脉闭塞和猝死的风险更高,因而对于真假动脉瘤更要谨慎处理。临床上,假性动脉瘤通常考虑手术切除。此外,线圈栓塞和覆膜支架也被证实可以用于假性动脉瘤的治疗。在选择介入治疗时,OCT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诊断,对于指导治疗同样极具价值。OCT可以明确动脉瘤开口,进而指导覆膜支架着陆于最合适的位置。
征稿启事
我们竭诚欢迎大家将您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有趣的OCT病例向OCT青年医师俱乐部投稿,病例一经采用将定期讨论与发布.
投稿邮箱:octclu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