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 颈内动脉瘤破裂治疗 >> 中国神介人群病例集锦第期巴华
本期病例分享内容
无
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巴华君
术者简介
术者:巴华君
医院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硕士学位。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病诊治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卒中学会青年理事;浙江省抗癌协会第七届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浙江神经肿瘤联盟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神经外科科学分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组员;温州康复医学会脑血管介入专业康复委员会秘书。年由省厅医院进修脑肿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擅长脑血管病介入诊治,尤其在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急性脑血栓机械取栓治疗,三叉神经痛微创治疗,以及在脑出血、脑肿瘤开颅手术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病例和治疗过程
入院信息:患者男性,76岁,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史。
病情特点:“进行性头痛6天”来院。
入院查体:神志嗜睡,言语利,两侧瞳孔等大,2.5mm,对光灵敏,颈抗2指,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V级。Hunt-Hess分级3级。
头颅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积血伴轻度扩张。
术前影像
术前3D图像
术前3D图像
术前工作位1
术前工作位2
手术材料
6FENVOY导引导管
Headway21微导管
Echelon45度微导管
LVIS4.5mm*15mm支架
Target3D3mm*8mm/2D2mm*4mm/2D1.5*3mm弹簧圈
治疗经过
造影提示:左侧颈动脉及双侧椎动脉造影未见动脉瘤病灶;右侧颈动脉造影提示右侧眼动脉段扁平状锥形宽颈动脉瘤,瘤颈宽约4mm,瘤中部宽约3mm,瘤高约2.2mm;结合患者明确的蛛血表现,考虑为责任病灶。决定采用支架辅助栓塞技术(jailing技术)。
导引导管到位后,选取工作角度,将Headway21微导管送至右侧大脑中动脉M2远端备用,后将Echelon45度微导管送入瘤内,并释放Target3D3mm*8mm弹簧圈部分成袢后,送入LVIS4.5mm*15mm支架并释放,释放时采用灯笼技术,在瘤颈部位推挤支架至网孔相对致密;后继续填塞弹簧圈,造影后分别解脱,最终结果提示栓塞满意,载瘤动脉完全通畅。
术后予腰大池置管引流1周后拔除,术后2周出院,患者神志清,无神经功能障碍。
部分填塞成篮圈后释放支架
部分填塞成篮圈后释放支架
填入2枚弹簧圈后瘤体仍有显影
填入3枚弹簧圈后瘤体无显影,提示致密栓塞(工作位1)
填入3枚弹簧圈后瘤体无显影,提示致密栓塞(工作位2)
3D双容积模式重建图像提示瘤体栓塞效果良好,支架位置满意
3D双容积模式重建图像提示瘤体栓塞效果良好,支架位置满意
DynaCT重建支架及弹簧圈影像1
DynaCT重建支架及弹簧圈影像2
术后次日CT
术后1周CT
术者体会
扁平状锥形动脉瘤瘤颈宽,没有支架辅助无法将弹簧圈稳定在瘤体内,采用半密网支架的灯笼技术,对瘤颈部位覆盖和血流导向效果,配合弹簧圈的致密栓塞,是治愈动脉瘤,降低复发概率的良好选择。
往期回顾:
第期:分期复合手术治疗颅内双侧复杂眼动脉段镜像动脉瘤
第96期:椎基底动脉瘤治疗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栓塞治疗
第42期:PED栓塞左侧颈内动脉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右侧颈内动脉动脉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