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 颈内动脉瘤破裂预防 >> 内脏动脉瘤的治疗经验
结合最近一个病例谈谈内脏动脉瘤的治疗经验。
内脏动脉瘤是个常见病,治疗离不开三个问题:When、How、What。
When
就是什么时候干预,什么情况下干预。
学界的共识:内脏动脉瘤直径≥2cm是最常用的标准。但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肾动脉瘤直径≥1cm并伴有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有症状的、快速增大的、孕期或备孕(怀孕和动脉瘤破裂率有高度相关性)期间发现的内脏动脉瘤,还有特殊部位动脉瘤(如胰十二指肠动脉瘤),都是需要积极干预的。
How
就是如何干预。
这部分包括了手术前的评估,手术方案的设计。
来看这样一个病例,初步印象:这是个肾动脉分支的动脉瘤,位置接近肾门,不适于手术干预,腔内是优选。
把三维图像做了旋转后发现,肾脏下极的血供是来自一支较早分出的分支动脉的,同时也发现动脉瘤宽颈。提醒我们需要避免术中误判肾脏血供,可能需要辅助保护载瘤动脉。
转回来以后还可以发现瘤体和两个肾实质内的分支相关,栓塞时需要考虑把这两个开口填实。
最后总结:明确需要腔内治疗、栓塞是主要手段、要准备辅助保护载瘤动脉。
What
就是用什么材料来实现手术设计。
先看一个思维路线:
载瘤动脉保护=》支架植入(solitaire优选)=》栓塞选用可控圈(interlock优选)=》同时送入两套0.输送系统=》可能需要0.导管辅助支撑系统=》大直径的长鞘(拟定8F)=》鞘要硬导丝支撑输送=》主动脉扭曲硬导丝直接操作困难=》软导管加双软导丝抵达
以上这部分内容是输送系统的选择思路,这部分内容很重要,相当于你在脑子里面预演了一次手术,提早发现并解决问题。稳定的入路和支撑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前提,支撑不够的前提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导管都送到位了,由于前端阻力太大整套系统弹出来的教训很惨痛,借古人一句话:“墙高基下,虽得必失——范晔”。如何做的更加完美,需要一次次失败的教训和反复的练习。
之后是瘤体栓塞材料的密度问题。
这部分内容大家谈的不多。可供参考的是颅内动脉瘤的参考栓塞密度是24%。这个数字如何得来的?
有个计算公式:
瘤体容积的计算Va=4/3π×(a/2)×(b/2)×(c/2),弹簧圈(裸圈)总体积的计算Vc=π(p/2)2×l×10,Vc/Va=栓塞密度(a、b、c为三个直径(mm),P为弹簧圈直径(mm),l为弹簧圈长度(cm))。
这个密度日本学者做了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有三点:1、≥20mm瘤体的线圈压缩和血流复通的概率更高。2、未发生远期并发症的瘤体栓塞密度为22±8%。3、最优栓塞密度为24%。
这就需要我们计算完瘤体容积和对应弹簧圈体积后对所需弹簧圈型号进行分解:最大的构型圈、分支开口的填塞圈、容积内的填塞圈。前两项为必选项,减去后算出第三项,得出一个大致用量:弹簧圈的总长度。这对于手术中用的弹簧圈量就有了比较确切的范围。
一次成功的战斗源于无数次术前的谋划。这些准备工作做完之后,手术本身就不是难点。放出这个病例手术中图片,手机拍摄,图像比较模糊。
涉及的部分文献:
ChadhaM,AhujaC.Visceralarteryaneurysms:diagnosisandpercutaneousmanagement.SeminInterventRadiol.;26:-.
SluzewskiM,vanRooijWJ,SlobMJ,etal.Relationbetweenaneurysmvolume,packing,and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fkh.com//mjccwh/6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