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目将于年5月14日上午09:30分在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健康同行》栏目准时播出,敬请期待!!!

“干的就是这个事,琢磨的就是这个事,我把80%的时间都放在了专业上,在其位,谋其责,我把每一场手术都看作是一次大考,只有剥弄好神经这根“弦”,才能为患者谱出生命的乐章”。这是他从医二十余年的感触,也是他对这个职业最好的诠释。

本期专访人物推荐:新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赵新利。

新医院神经外科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现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神经病学科研工作站,开设有脑血管病、脑肿瘤、脊柱脊髓、功能神经外科等亚专业。年4月,科室开展了大陆首例清醒开颅脑肿瘤切除术,并在全国进行直播,同年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先进的技术,过硬的团队,奠定了神经外科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在周文科主任的带领下,如今神经外科发展为两个病区和一个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SICU),实力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赵新利作为神经外科二病区的副主任,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二病区发展壮大的点点滴滴……

对于颅内的神经来说,大多数神经跟琴弦的弦丝一样细,有的甚至比这还要细,在手术的时候,稍有不慎或者一个细微的动作都有可能损伤脑神经,一旦这根紧绷的“弦”断了,就会给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甚至是带来死亡。赵新利副主任也经常给科室人员讲,干神经外科,就像是如履薄冰,容不得一丝马虎,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就是对患者最好的负责。

肿瘤或者病变生长在颅内以后,和周围的神经往往是黏连在一起的,要想切除肿瘤,不损伤正常的脑神经,就需要很仔细一点一点的把肿瘤和神经剥离开来,这就需要术者要做到精、准、稳,赵副主任说,在交流手术方案的时候,讲的最多的不是这个肿瘤的病变,而是手术入路,因为对于颅内来说,病变只有那么一小块,周围都是正常的组织,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手术入路,可能很难找到病变的位置,无从下手,所以一个好的手术入路至关重要。

在手术的时候,双手一定要稳,为了能够达到双手的熟练度和协调度,赵新利副主任在闲暇之余,都是用左手来吃饭,来训练左右手的配合度。如果在手术中,眼睛离开了手术台,你的双手一定要从患者的颅内及时撤离,避免一个抖动给患者造成的损害。

每次手术,赵新利副主任都把它当成自己的一次大考,不仅要完成答卷,还要做的漂亮,不留遗憾。正如他所说:你不一定做的多么伟大,但是在这个位置上,应该做的相对圆满,对得起医生这个职业。

能够让患者康复,回归社会,对于赵副主任来说,这就是最大的成就感,而这一切都来源医患之间的信任。在这种信任之下,赵副主任所带领的科室,每一位医务人员都在尽职尽责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处处为患者们着想,他们的辛苦付出,也得到了患者的一致认可。

只有努力学习先进的技术,才有可能在手术的时候,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案,才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挽救患者的生命。如今的二病区实力已处于省内领先地位,但赵新利副主任没有甘于科室的现状,在强中追求更强,他把80%的时间都放在了专业上,在其位,谋其责。赵副主任经常带着问题,出去学习,他说:医院的差距,这个差距到底在哪里,怎样才能缩小这种差距。也正是这种努力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赵副主任带领着二病区,率先在省内开展了脑血管搭桥技术和微创锁孔治疗脑内动脉瘤,在省内处于领先的地位。

脑血管搭桥手术和心血管搭桥术一样,为血管堵塞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方向,这是一个很精细的手术,而且手术难度也很大。在如蜘蛛网般的颅内神经里动手术,颅内血管错综复杂,而且都非常细,一般都在1毫米左右,把它剪短很容易,但是要想把两段一毫米的血管接通,很难,这也促使着赵新利副主任,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为了促进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在每周二下午,赵副主任都会组织科室医务人员进行集体学习,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商讨方法,共同解决。对于刚踏入临床的医学生,赵副主任都会鼓励他们,要养成多读书的习惯,要多提问一些为什么。也常常要求护理人员,要把患者当成自己的家人来对待。

医院还存在着差距,但赵新利副主任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缩小这种差距,而不是遥不可及,只要想做,就一定能够做成,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干的就是这个事,琢磨的就是这个事。

剥动神经的弦,谱出生命的乐章。赵新利副主任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着一名神经外科医生的责任与担当,也在诉说着他的行医之路。

《健康同行》栏目播出时间:每周日上午9:30

河南有线电视机顶盒用户请您锁定38频道

栏目--

河南电视台大象网同步网络播出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中科白癜风双节惠民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fkh.com//mjccwh/78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