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 颈内动脉瘤破裂诊断 >> 为什么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容易形成脑动脉瘤看
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能是导致颈内动脉(ICA)闭塞患者形成颅内动脉瘤的重要原因,本文作者首次采用定量磁共振血管成像(QMRA)量化了ICA闭塞患者形成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
作者通过使用QMRA评估单侧ICA狭窄或闭塞≥90%的患者治疗前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动脉瘤发生与否,将患者分为2组。在能够供应侧支血流的血管中(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及双侧后交通动脉)测量血流量、流速和血管壁切应力(WSS)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然后将2组病人进行对比。
共有36例患者(8例动脉瘤患者和28例无动脉瘤患者)纳入研究。偶发动脉瘤中,有2个位于颈内动脉床突段、1个位于小脑后下动脉、1个位于基底尖端。在新发动脉瘤中,有2个位于前交通动脉,1个位于闭塞ICA同侧的大脑后动脉P1段。
在较前的研究已显示:WSS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力学刺激因素,与动脉瘤的形成密切相关。本研究显示:正常的ICA同侧大脑前动脉A1段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在动脉瘤与无动脉瘤患者之间无显着差异(平均流量.2±72.5vs.3±92.7ml/min;流速32.3±8.5vs34.9±10.9cm/sec;WSS28.8±7.9对比32.6±9.3dynes/cm2)。然而,在动脉瘤患者中,闭塞ICA同侧大脑前动脉A1段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较高(平均流量72.3±28.6vs48.9±35.0ml/min;流速21.1±4.5vs12.7±7.0cm/sec;和WSS22.0±5.9vs12.3±7.1dynes/cm2)。从上述数据可以得知,由于对侧血流的代偿作用,闭塞ICA同侧的大脑前动脉A1段平均流量、流速和WSS均增高,这可能是导致动脉瘤发生的因素。
图1:(A)与(C)图像为无动脉瘤患者,闭塞ICA同侧的大脑前动脉A1段平均流量为10.8ml/min,WSS为6.0dynes/cm2。(C)与(D)图像从一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获取,(C)图箭头所示为动脉瘤,(D)图为QMRA图像,黄色箭头及黄色平面提示闭塞ICA同侧大脑前动脉A1段的平均流量为89.1ml/min,WSS为21.7dynes/cm2,与无动脉瘤患者相比,显著增高。
图2显示了动脉瘤患者及无动脉瘤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在动脉瘤患者中,闭塞ICA同侧的大脑前动脉A1段平均流量、流速和WSS显著增高。
那么在后循环中,结果也是相同的吗?研究显示:在无动脉瘤的患者中,正常ICA同侧的后交通动脉血流动力学如下:平均流量26.1±21.8ml/min,平均流速9.9±7.7cm/sec,WSS9.5±6.4dynes/cm2。闭塞ICA同侧的后交通动脉血流动力学如下:平均流量45.1±30.1ml/min,平均流速17.9±10.3cm/sec,WSS22.3±12.9dynes/cm2。与无动脉瘤的患者相对比,大脑后动脉P1段新发动脉瘤同侧后交通动脉的平均流量、平均流速以及WSS也是显著增高的。
结论:在动脉瘤的患者中,前交通动脉的流速和WSS显着增高,并且动脉瘤或新发动脉瘤通常发生于侧支血管上。ICA闭塞后同侧侧支血管的血流量、流速、WSS增大可能是导致动脉瘤形成的重要
(医院张颖影组稿、医院陈成伟编译,医院赵瑞副教授审校,《神经介入资讯》主编、医院脑卒中中心兼神经介入中心主任刘建民教授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