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 颈内动脉瘤破裂治疗 >> 物华天宝middot第13期急诊绿道
专栏主编
刘爱华
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北京市神经介入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党建书记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秘书长
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神外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青科协生物医药常务秘书长
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秘书长
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委会主任委员
擅长脑动脉瘤、脑血管狭窄支架成形与脑血管畸形等微创介入治疗,脑血管病先后获省部级奖7项,先后承担国自然、科技部等课题12项,已发表学术论文篇(Neurology、Stroke等SCI论文62篇),已获发明国家专利4项,培养硕士生14名,博士生4名。
第13期
作者:刘克波*何止俊
孙立倩刘爱华
单位:医院
(*医院)
病例简介
贾xx,女,44岁
主诉:头痛10天,意识障碍10小时。
现病史:患者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头痛,无恶心,呕吐,予以自行口服中药(具体不详)后头痛好转,但入院10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发神志不清,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小便失禁,无呕吐,送北医三院,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前纵列池见小血肿,脑室内少量积血,脑室扩大,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急诊,急诊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前交通动脉瘤?”收住血管神经一科。
既往史:高血压病10+年,规律服药,具体不详;否认糖尿病、冠心病,无外伤病史,否认过敏史。
体格检查:体温36摄氏度,血压/95mmHg,心率次/分,呼吸20次/分,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
神经系统查体:浅昏迷,压眶反应阳性,双侧瞳孔3mm,光反应迟钝,颈抵抗,四肢刺痛定位,双侧病理征未引出。
心电图大致正常。
生化:血常规、尿常规、凝血指标、肝肾功未见异常。
CT(北大三院.07.23)蛛网膜下腔出血,前纵列池见小血肿,脑室内少量积血,脑室扩大。
术前影像CT(北大三院.07.23)
术前诊断
1、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
2、高血压病
术前用药无
手术方案
单微导管动脉瘤栓塞术
手术过程简述:
全身麻醉成功后,右侧腹股沟区消毒铺巾单,右侧股动脉行seldinger穿刺,置入6F动脉鞘。5F造影导管在cm超滑泥鳅导丝的导引下经6F动脉鞘,超选双侧颈内动脉及双侧椎动脉造影提示前交通动脉瘤,约3*6mm大小,有子瘤,瘤顶指向后下方,瘤颈约2mm,左侧A1供应双侧A2,右侧A1缺如。6F导引导管在泥鳅导丝的导引下入左侧颈内动脉C1末端,导引导管位置满意后,接高压肝素盐水持续稳定滴注。
计划单微导管技术栓塞动脉瘤。
调整至合适的工作角度后,路图引导下尝试由ASAHI(0.*cm)微导丝,顺利将45度Echelon10微导管超选进入动脉瘤内。位置满意后撤出导丝。经微导管送入一枚3mm*6cm弹簧圈成篮,后通过45度Echelon10微导管送入数枚弹簧圈,填塞子瘤及瘤体,工作位造影及标准正侧位造影显示动脉瘤填塞完全,载瘤动脉通畅。之后撤出各级导管系统顺利,结束手术。
.09.24造影(左侧颈内)提示左侧A1供应双侧A2,动脉瘤有子瘤,动脉瘤呈花生样形态,且血管痉挛严重
.09.24术前造影(右侧颈内)显示右侧大脑前动脉未见显影
栓塞过程(.09.24)
术后侧位DSA(.09.24)
术后正位DSA(.09.24)
Echelon10微导管超选进入动脉瘤内。位置满意后撤出导丝。经微导管送入一枚3mm*6cm弹簧圈成篮,后通过45度Echelon10微导管送入数枚弹簧圈,填塞子瘤及瘤体,工作位造影及标准正侧位造影显示动脉瘤填塞完全,载瘤动脉通畅。
讨论思考:患者为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局部有血肿形成,此类动脉瘤一般不适宜支架辅助栓塞,球囊辅助栓塞可能加重脑缺血。患者大脑前动脉A1段血管痉挛明显,细小狭窄,预计双微管通过困难,遂选择单微管填塞,先填塞高破裂出血风险的子瘤,然后填塞瘤体及瘤颈。这样的单微管技术操作大概三十分钟就可以完成手术,从而达到迅速止血的效果,对于这种动脉瘤破裂大量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引起了严重的血管痉挛的患者,及时快速的处理动脉瘤,防止其再次破裂出血是手术的首要目的。术后给与扩容补液稀释血液缓解脑血管痉挛等对症支持治疗,并予以营养神经及康复治疗,期待患者有好的治疗结果。因为是单微管填塞,缺少球囊及支架对于瘤颈的保护,而患者又是左侧A1供应双侧A2,遂对于前交通复合体的保护尤为重要,这增加了单微管栓塞的难度。患者动脉瘤有子瘤,动脉瘤呈花生形态,瘤顶指向后下方,遂予以微导管塑型C型,成篮后先栓塞子瘤,然后栓塞瘤体,最后封闭瘤颈。
神经介入在线作为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的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