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 颈内动脉瘤破裂治疗 >> SEC陈兵外周覆膜支架在内脏动
内脏动脉瘤(VisceralArteryAneurysms,VAAs)涵盖了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临床上患病率为0.1%~2%。20%的内脏动脉瘤会发生破裂,20%~%死亡(妊娠是高危风险)。70%的假性动脉瘤会发生破裂,同假性动脉瘤大小无关。年7月11~14日,在南宁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南方血管大会(SEC)期间,来自浙江大医院陈兵教授分享了使用外周覆膜支架治疗内脏动脉瘤的经验。
内脏动脉瘤的分类特点
在所有内脏动脉瘤中,脾动脉动脉瘤是最常见的VAAs,占50%~75%,自发破裂率为3%~20%;肝动脉瘤是第二常见的VAAs,占20%,破裂率较高80%,死亡率为20%;肾动脉瘤第三位,占15%~20%,破裂率为5%~10%,死亡率为80%;肠系膜动脉瘤约占5%,破裂率大约38%;腹腔动脉瘤约4%,破裂率为10%~20%。
内脏动脉瘤的发病机制
真性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32%),内层退化或发育不良(24%),腹部创伤(22%),感染或炎症(10%)。高血压,结缔组织疾病,高灌注(如:门静脉高压、妊娠以及正中弓状韧带综合征),血管炎,神经纤维瘤病,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以及长期使用安非他命。
假性动脉瘤:医源性(如外科手术、内镜检查以及介入手术),创伤以及感染或炎症。
介入治疗一般指征
真性动脉瘤:有症状,育龄期妇女,需要肝移植的患者,非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如:结缔组织疾病)、生长速度>0.5cm/y,多发肝脏VAA,>2cm的肝脏、脾脏、腹腔VAAs,任何大小的罕见VAA。
假性动脉瘤:所有的假性动脉瘤都适合介入治疗。
外周覆膜支架的治疗应用
使用外周覆膜支架治疗VAAs,主要起到隔绝动脉瘤的作用。首先,需要选择支架入路,通常需要长鞘或guiding越过目标血管。其次,在支架植入的过程中,注意确保覆膜支架锚定距离不少于10mm。临床中,国内主要使用的自膨式覆膜支架有两款:VIABAHN(W.L.Gore,Flagstaff,AZ)直径5~13mm,通过6~12F鞘;Fluency(Bard,MurrayHill,NJ)直径8~12mm,通过9F鞘。而球扩式覆膜支架,适合没有弯曲的近端血管。
小结
外周覆膜支架治疗VAAs效果确切,而且创伤较小。临床上,治疗结果也最符合血流动力学特征。但要注意,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临床中的实际操作还应给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使用外周覆膜治疗VAAs,这一技术对器材、支架和介入技术的依赖性较大。而且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大鞘在经过迂曲血管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血管破裂。最后,外周覆膜支架的使用属于off-label应用,所以应慎重考虑是否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