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皮肤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304/4780806.html

年12月,首都医科医院彭飞博士和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博士生张妙其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神经系统疾病领域顶级期刊NEUROLOGY(五年影响因子9.)在线发表题为“Highbloodflowvelocityintheparentarterypriortobasilartipaneurysmrupture(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破裂前载瘤动脉内存在高速血流)”的病例报道并作为封面图片刊登。论文的通讯作者为首都医科医院刘爱华教授和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李睿副研究员。

本研究报导了一例烟雾病合并动脉瘤患者,男,70岁,既往体健。烟雾病患者合并大血管闭塞引发后循环系统血流增长,导致基底动脉顶端形成动脉瘤。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利用最新的4D血流成像技术,分析了该患者后循环系统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发现载瘤动脉(基底动脉)内存在一束高速射流冲击在动脉瘤顶的一片狭小区域内,入射血流在动脉瘤内逆时针旋转一圈后进入双侧大脑后动脉。动脉瘤在做完4D-flow检查后1月内发生破裂,我们有理由相信血流动力学的冲击是动脉瘤破裂的主要原因。同时,间接证实了烟雾病和大动脉闭塞诱发后循环血流增长引发颅内动脉瘤。

图1冠状位和矢状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表明右侧

颈内动脉已闭塞;轴位头颅CT表明患者动脉瘤已破裂

图2动脉瘤内速度矢量场和后循环系统流线图

通讯作者简介:

李睿教授,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副研究员,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和参与十三五重点专项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清华大学校内交叉项目1项、横向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专利5项,会议论文余篇。

主要研究领域为磁共振成像、重建方法、图像分析、人工智能,尤其是多对比度大范围高分辨血管壁成像和快速定量血流成像有深入研究。

刘爱华教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神经介入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党建书记,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神外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青科协生物医药常务秘书长,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秘书长,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委会主任委员。

擅长脑动脉瘤、脑血管狭窄支架成形与脑血管畸形等微创介入治疗,脑血管病先后获省部级奖7项,先后承担国自然、科技部等课题12项,已发表学术论文篇(Neurology、Stroke等SCI论文62篇),已获发明国家专利4项,培养硕士生14名,博士生4名。

论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fkh.com//mjccby/120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