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 颈内动脉瘤破裂护理 >> 案例分享Nuva动脉栓塞装置系统治疗
专业高效创新
神经介入领导品牌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ophthalmicsegmentaneurysms,OSAs)发病率在0.5%~8%[1],一旦破裂,则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2];并且,随着体积的增大,也会压迫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由于其与神经血管、硬脑膜和骨性结构等均有密切而复杂的解剖学关系,因此,相对于其他位置的动脉瘤,OSAs的治疗有更高的难度和风险[3,4]。近年来,随着介入栓塞材料的进步更新以及手术操作人员技术的愈发精湛,对于大多数病人来说血管内治疗可能较微创外科治疗未破裂动脉瘤更加安全[5]。对于眼动脉段动脉瘤来说,随着介入新材料和技术的进步,血管内治疗眼段动脉瘤现在变的更加安全和有效,并且可以避免对视神经的损伤,所以对比外科手术夹闭几乎很少引起视力障碍[6]。曾有一项研究报道床突旁动脉瘤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后动脉瘤闭塞率大于95%,而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组仅54.2%[7]。然而,实际上在该段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时,还应个体化的治疗方式[8]。对于器械的要求也更高。本期案例分享,带大家走近一例单纯使用泰杰伟业Nuva?动脉栓塞装置系统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的成功案例。患者基本信息:男,53岁,主因“发现未破裂颅内动脉瘤5月”入院。术前检查:头颅CTA显示:右侧颈内动脉C6动脉瘤DSA显示:右侧颈内动脉C5-6动脉瘤3D+右颈正侧位治疗策略:拟行密网支架置入术患者于年7月24日行密网支架置入术将动脉栓塞系统微导管超选进入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多个投射角度辅助下,将一枚Nuva?(4.5mm*20mm)的动脉栓塞系统缓慢释放,完全覆盖瘤颈。支架释放过程清晰可见。Nuva?完全释放后造影及DynaCT,显示支架贴壁性良好,载瘤动脉通畅。患者即刻治疗效果良好。随后,于年6月1日随访复查。复查可见,动脉瘤闭塞良好,达到解剖治愈。同时,载瘤动脉和眼动脉造影清晰可见。从本案例中可以看出,对于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宽颈动脉瘤来说,单纯采用Nuva?动脉栓塞装置系统既可以有效治疗动脉瘤,同时可以很好的保护眼动脉血流,不影响眼动脉供血。同时,也证明Nuva?动脉栓塞装置系统网孔设计合理,完全符合临床需求。而且,该案例为Nuva?动脉栓塞装置系统首例临床手术,体现出了该款支架操作顺利,释放、贴壁性良好,显影清晰的优良品质。可以预见,未来此款密网支架将为动脉瘤治疗增添一把安全、有效的利器!Nuva?动脉栓塞装置系统介绍Nuva?动脉栓塞装置系统是血流导向装置的一种,由栓塞装置和输送系统(主要包含远端显影弹簧、释放标记、完全释放标记、输送垫片、推送导丝和导入鞘管)组成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植入医疗器械。栓塞装置是密网编织结构,栓塞装置由镍钛合金丝和铂铱丝编织而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显影可视性。远端弹簧为铂钨合金丝,可显影,便于追踪定位;释放标记和完全释放标记的特殊设计,铂铱材质,使定位和释放更精准。栓塞装置的表面覆盖率可达30-35%,具有优异的病变覆盖能力。根据栓塞装置的外径尺寸和长度尺寸的不同分类,栓塞装置规格多样,共计82种。本产品配套使用的微导管的内径尺寸为0.inch。高金属覆盖率(30-35%),具有优异的病变覆盖能力,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促进瘤内自发性血栓形成,提高栓塞成功率。独特的释放段整体显影设计,使释放过程可控性增强。通过输送系统的精巧设计,可以实现支架释放不超过释放标记时,仍可以被回收重新定位再次释放,使支架释放的位置更加准确。参考文献[1]DeJesus,SelcharCN,RiedelCJ.Clinoidandparaclinoidaneurysms:surgicalanatomy,operativetechniquesand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