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 颈内动脉瘤破裂预防 >> 穆如清风middot第41期Atla
专栏主编
穆士卿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医学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医院学会脑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目前主要从事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及介入治疗,每年进行诊治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颈动脉海绵窦瘘、硬脑膜动静脉瘘、脊髓血管畸形、颅内及颅外血管狭窄等神经系统血管病余例。并通过血流动力学对颅内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及愈合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已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文章四十余,其中二十余篇被SCI收录。医院神经介入中心治疗组组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局级科研课题各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共五项。
第41期
作者:张鹏*穆士卿邓一鸣金恒伟葛慧剑
单位:首都医科医院神经介入中心
(*河南省新乡医学院三附院神经外科)
病情简介
患者,男,58岁
主诉:发现颅内动脉瘤1月余。
现病史:1月余前因既往“脑梗死”复查住院,期间行脑血管造影术,发现颅内动脉瘤,无意识障碍,无视物模糊,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障碍及感觉障碍,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以“颅内动脉瘤”为诊断收治入院。
既往史:
1.高血压病4年,最高达-/-mmHg,目前规律服药,血压控制可良好。
2.2型糖尿病4年,最高达12mmol/L,规律服药,效果可。
3.既往“脑梗死”,保守治疗,效果可。
4.否认“心血管病”等相关慢性病史。
个人史:无异常。
体格检查:入院体温36.2℃,呼吸20次/分,血压/84mmHg
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股动脉、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专科查体:神志清,精神科可,语言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直径3.0mm,光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V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弱阳性。
辅助检查:
头部MRI(-02-16医院):右侧基底节区陈旧性脑梗死灶(图1)。
图1
头部MRA(-02-16医院):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右侧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可能(图2)。图2外院DSA(-02-21医院):右侧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右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图3)。图3
术前诊断1.右侧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2.右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4.2型糖尿病5.陈旧性脑梗死
术前用药
阿司匹林mgqd长期
氯吡格雷75mgqd7天
阿托伐他汀20mgqn长期
手术方案
右侧小脑后下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
手术指征
1.患者颅内动脉瘤及颅内血管狭窄均需处理,考虑处理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后长期服用双抗,增加动脉瘤破裂风险,故优先处理动脉瘤。2.动脉瘤形态欠规则,破裂出血风险高,无手术禁忌,告知家属手术必要性及风险,家属同意手术。
手术风险
1.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2.斑块脱落造成栓塞事件、脑梗塞3.血管夹层形成,正常血管闭塞,穿支闭塞,尤其是栓塞右侧小脑后下动脉瘤体远端4.血管迂曲或血管频发痉挛导致手术操作失败5.动脉瘤相对宽颈,如需使用支架但支架导管不能通过或支架打开困难
手术材料
导引导管:6FGuiding微导丝:Synchro-14(0.in*cm)支架:Atlas3mm-15mm栓塞导管:Echelon--10弹簧圈:EV3AxiumPrime2.5*5cm、target2.5*4cm、EV3AxiumPrime1.5*3cm)
手术过程
1.术中造影:明确动脉瘤位置,同时明确供血动脉(双侧椎动脉造影)(图4)。
图42.患者双侧椎动脉血管情况尚可,未使用中间导管,以右侧椎动脉为手术入路,泥鳅导丝带领6FGuidin到达右侧椎动脉V2段,接高压肝素盐水持续稳定滴注,行三维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大小(2.91mm*3.25mm,瘤颈2.74mm)及形态,且显示瘤前供血动脉局限性狭窄(图5)。
图53.Synchro-14(0.in*cm)微导丝携Echelon--10微导管谨慎进入右侧小脑后下动脉(图6)。
图64.右侧PICA路径迂曲,且瘤前动脉局部狭窄,Synchro-14(0.in*cm)微导丝带领Echelon--10导管反复尝试进入动脉瘤,按计划首先行动脉瘤弹簧圈单纯栓塞术,依次填入EV3AxiumPrime2.5*5cm、target2.5*4cm、EV3AxiumPrime1.5*3cm共计三枚弹簧圈,间断造影,了解PICA通畅性。最后一枚弹簧圈填入后可见有一环弹簧圈进入PICA血管(图7)。
图75.为避免后期PICA闭塞,术中决定行支架辅助,选择使用Atlas3mm-15mm支架置入。再次使用Synchro-14(0.in*cm)微导丝带领Echelon--10导管反复尝试越过动脉瘤颈部到达PICA动脉瘤以远(图8)。
图86.沿Echelon--10微导管送入Atlas3mm-15mm,调整支架位置,使动脉瘤颈位于支架中间部位,兼顾瘤前动脉狭窄,安全释放支架(图9)。
图97.术后造影显示载瘤动脉通畅,动脉瘤不显影(图10)。
图108.患者术后情况:神志清,精神科可,语言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直径3.0mm,光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5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
心得体会
1.PICA在解剖学上分为髓前段、髓侧段、髓后段及其以后的脉络膜支、半球及蚓支、扁桃体支,一般认为过了髓后支即可行载瘤动脉闭塞术而不引起严重并发症,本病例动脉瘤位于髓侧段,必须保留载瘤动脉。2.该患者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因PICA迂曲、局部狭窄,不允许双微导管进入,考虑动脉瘤为相对宽颈,有弹簧圈单纯栓塞的可能,故先行弹簧圈单纯栓塞,过程中间断造影,了解载瘤动脉通畅性。3.Atlas支架具有良好的支撑力及通过性,可以通过Echelon-10微导管释放,患者PICA迂曲,Echelon-10微导管兼具支架微导管与栓塞微导管等双重作用,避免反复超选损伤血管。
神经介入在线作为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的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