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世界再大,也大不过母爱,都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接下来这篇文章详细记录了一位年轻的母亲在抢救室里的80多个日夜,与生命做斗争,延续了新的生命,它讲述的是生命、爱和灵魂的故事,只有这些椎心泣血的文字,诉说着永远的母女之情。

跨越生死的爱

——一位躺在ICU里的母亲

作者: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级专培医师林海榕

年9月的1天,天气依旧闷热难耐。一位年轻的孕妇转科到重症医学科,虽然脑袋上包裹着厚厚的纱布,但仍然不能掩饰她的美丽。

她的名字叫小樱。

“女儿,你一定要撑住,你还有肚子里的宝宝,爸爸妈妈在门口等你们一起回家,你一定要醒过来!”

小樱的爸爸、妈妈还有丈夫在重症医学科门外,不停地呼叫并哭泣,好像他们的呼叫小颖能够听到。

小樱转科刚好是我接诊,了解了一下病史,她是有着21周身孕的一位准妈妈了,如果一切顺利,她会平安地迎接她腹中宝宝的降世,看着她的孩子开心快乐地长大成人,一起幸福的生活。

然而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

小樱是在在家发生意外的,午休后出现头痛、呕吐,随后二便失禁、昏迷不醒,被妈妈发现后拨打医院的,来的时候已经处于深度昏迷状态,没有自主呼吸,在急诊抢救室紧急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去查了头颅CT提示是双侧小脑出血,当时紧急做了急诊开颅手术,发现是小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复查CT考虑已经大面积脑干梗死了。术后因为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逐渐衰竭才转科过来。

小樱脑干已经大面积梗死了,即使抢救过来,后期可能也是植物状态,重新醒过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况且目前腹中的胎儿还小,如果现在取出来,存活率及其低下,但如果继续待在妈妈的肚子里,那将接受了大量药物、射线打击,有可能发育异常甚至死胎的可能,而且抢救所需的费用不是普通的家庭所能承受的,有可能到最后人财两空。作为主管医生,我有必要跟小樱的家人进行谈话告知。

“医生医生,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女儿,求求你救救我的女儿,她还年轻,肚子里还有宝宝,我们不能失去她。”

见到小樱的父母时,两个普普通通的爸爸妈妈脸上挂着还未干透的泪痕,带着哭腔哀求着我们要竭尽全力救治小樱。第一次谈话谈了将近半个多小时,我把目前的状况和以后可能发生的情况都做了详细的交代。最好的结果就是能够撑到腹中的孩子比较成熟后剖宫产取出来,但宝宝的命运亦不可知。简单点说,就是小颖和腹中的宝宝都是九死一生。

在经历过呼吸衰竭、休克、脑干衰竭,小樱继手术后先后又接受了ECMO(体外膜肺)、呼吸机支持、血管活性药物、抗感染等治疗,以及神经外科、妇科等科室的协助诊疗。但病情仍然较有波动,间断的发热、休克,以及依旧没有自主呼吸,任何一点小的打击随时都有可能取走她的生命,以及腹中宝宝的生命。

但她依旧在坚持着。

腹中的宝宝似乎也感受到来自妈妈的爱和对它生的期盼。每次产科医生下来给宝宝做胎心监护,做床旁超声筛查,结果都相对比较稳定,超声下听着那扑通扑通的胎心,你能明确地感受到这个小生命在努力地生长,努力地活着。

小颖的家人似乎也渐渐接受了现实,知道有些事情是无法挽回的,将希望寄托在小生命身上,但小颖的母亲每次见到我们依旧还是会默默地流下悲伤的泪水。

不知不觉到了小樱的生日,再跟上级领导请示通过后,做好相关疫情防护工作及消毒处理后,我们让小樱的父亲及丈夫进来探视她,给她唱了生日歌。

宝宝28周大的时候,小樱的生命征开始越来越不平稳了,持续的低血压,需要降大剂量的升压药物才能维持住。经过产科医生评估后,认为宝宝这会儿可以剖宫产取出。但宝宝取出后属于早产儿,需要去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抢救治疗。

经过多方努力后,宝宝终于在母亲生命垂危入院抢救的第74天在手术室出生,伴随着着那一声铿锵有力的哭声向这个世界、向她的母亲宣示着她的到来。

小樱似乎也感受到了孩子的降生,剖宫产术后几天,眼皮不自主眨动的次数比之前多了。但,那呼吸机及监护仪上那冰冷的数字仍旧将我们拉回了现实。

小家伙长得很漂亮,也很争气地挺过早产儿这个大关,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了半个多月后,准备出院了。

在宝宝出院的前一天,小樱的家人也决定把她接回家。

小樱走的时候,我在门口站了很久。

都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个没有意识的母亲,用她那跨越生死的爱,以生命延续生命,向我们展示着母爱的伟大。

(注:医院年住专培叙事医学作品评选二等奖)

供稿:教育处编辑:郭玉红责编:方文华编审:林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fkh.com//mjccyy/133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