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岩莉张婉君陈安萌河南中医院

:假性动脉瘤;凝血酶;超声引导;栓塞

:目的:探讨经皮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栓塞法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栓塞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瘤体内血栓形成的时间及凝血酶的用量,并做随访观察。结果:25例假性动脉瘤均完全闭合,成功率为%,25例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凝血酶过敏反应、动脉栓塞等并发症,术后随访,均无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较表浅的假性动脉瘤具有操作时间短、患者容易耐受、费用低、损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也是目前治疗假性动脉瘤最好的方法之一。

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是由于医疗操作或医源性因素引起动脉损伤破裂后血液通过动脉壁裂口进入血管周围软组织,形成一个或多个腔隙的局限性搏动性血肿,收缩期动脉血通过瘤颈部进入瘤腔,舒张期反流入动脉内,如此瘤腔与高速流动的动脉血液相交通,随之反复破裂出血或感染而进行性增大,如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常导致大出血而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介入性导管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假性动脉瘤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其中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几乎占50%。因此及时的积极治疗是必需的。近期对25例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栓塞治疗均获得成功,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年9月至年3月行介入术诊断或治疗后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25例,包括男10例,女15例;平均(60.1±5.7)岁。PSA形成后临床表现为穿刺部位局部皮肤表面可见淤斑,出现逐渐增大的搏动性肿块,触之有压痛及震颤,肿块局部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

1.2仪器与方法

仪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Logiq9,采用高频线阵探头。药剂采用凝血酶粉针剂加入生理盐水配制的凝血酶溶液。

患者平卧位,常规消毒腹股沟区皮肤后,采用2%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以5ml注射器抽取5ml生理盐水稀释凝血酶粉针剂制成凝血酶溶液(U/ml),超声引导下避开瘤颈及邻近血管,选择最佳的进针路径进行穿刺。经观察确定针尖到达瘤体中心部位后,缓缓向瘤腔内推入注射凝血酶溶液,剂量根据瘤腔的大小和超声显像结果确定,待栓塞满意后抽出穿刺针,必要时再徒手压迫瘤体部位3~4min。上述操作完成后待患者平卧休息15min,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瘤腔内状况,周围血管是否通畅,术后嘱患者静卧3~6h。

1.3凝血酶栓塞治疗成功的判定标准:瘤体内出现不均质类实性低回声;彩色多普勒示瘤体内血流信号消失,载瘤动脉与瘤体之间的瘤道内彩色血流信号消失。术后密切观察患者一般情况,患肢色泽、皮温、有无水肿以及股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凝血酶栓塞治疗后5min、10min、1d、5d、10d接受超声定期随访观察。

2结果

所有假性动脉瘤均完全闭合,所用凝血酶浓度为IU/ml,剂量为~IU。25例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凝血酶过敏反应、动脉栓塞等并发症,术后随访观察均无复发。

3讨论

近年来运用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方法主要运用于较表浅的假性动脉瘤,具有操作时间短、患者容易耐受、费用低、损伤小,复发率极低,且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不需要停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等优点,鉴于以上优点,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假性瘤囊内注射凝血酶是被认为是目前治疗假性动脉瘤最好的方法之一,文献报道栓塞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也很低(约0~4%)。临床研究结合经验表明,如何取得良好的疗效,我们有以下体会:①瘤体定位准确;②穿刺部位尽可能选择瘤腔底部而远离瘤颈部,同时通过超声严密观察瘤体内及动脉内的血栓形成情况;③局部麻醉一定要充分,注射凝血酶速度宜缓不宜急,以此减少凝血酶刺激血管壁,避免出现血管迷走性晕厥、疼痛等反应;④严密术后观察以防出现并发症。

来源于:河南省医学会年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凡是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作分享,文章观点不作为即时超声观点,如有侵权,请相关老师联系我们做出合理处理

赞赏

长按







































郑华国
甲磺酸左氧沙星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fkh.com//mjccyy/74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