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 颈内动脉瘤破裂症状 >> 钟书教授专栏Tubridge精准释放
钟书
广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副主任医师,重症组组长,脑脊髓血管病二组组长。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第一届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督导专家,中国卒中大会学术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脑卒中防治分会委员,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理事,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脑卒中救治及康复照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临床神经科学技术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二届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委员,广西卒中专科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美国神经介入(JNIS)杂志中文版编委,神经介入资讯编委。主持了省级两项科研课题:广西科技厅青年基金《脑脊液循环的动力学研究》、广西科技厅自然基金《超早期支架辅助治疗破裂性宽颈颅内动脉瘤研究》,先后参加国家九五~十三五科技支撑项目,以及参与省级科研课题十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奖两项、三等奖两项。获广西区直机关青年岗位能手、广西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病例简介患者,女,64岁,反复头痛数月,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1周。查体:左侧眼睑下垂,CTA提示: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分叶形,最大直径超过2.5cm。手术过程计划脑血管造影同时行血管重建装置(Tubridge)治疗。术前3天:阿司匹林:mg,每日一次;氯吡格雷:75mg,每日一次。双侧股动脉插管,右侧8FENVOY+5FSofia,左侧6FENVOY测量数据如下:远端血管直径3mm,近端2.75mm,用T-track测量瘤颈约20mm。Tubridge需要长度计算:20x1.5+5+5=40mm;显然3.0直径Tubridge长度不足;3.5最长是35mm,在两端相对较小血管内释放,实际长度将超过标称长度,有可能单支架可以完成,备双支架桥接。动脉瘤出入口不在同一平面,且入口相对较狭窄,Tubridge能打开吗?微导管成袢技术通过动脉瘤,交换T-track,国产瑞可取栓支架4x20解袢。
Sofia越过动脉瘤,便于Tubridge到位和释放时支撑。
M1打开Tubridge
后撤锚定靠近颈内动脉分叉部,Tubridge中点定位在动脉瘤中央。Sofia在瘤内支撑使释放力量方向与支架同一纵轴,精准控制力量,掌控支架的打开和大小。中间导管内部分预释放有助Tubridge转弯处开放。J形导丝支架内按摩,造影剂明显滞留。术后结果填塞4个50cm长佳奇弹簧圈,术后即刻,远端血流改善。术后患者情况。继续双抗三个月后改阿司匹林mgqd。术后4个月DSA复查,动脉瘤基本消失。Tubridge无回缩或移位。
体会1、推挤力量、血管直径影响Tubridge打开及长度:由于T-track微导管相对较粗、硬,推挤力量的反馈较轻,需要通过观察Tubridge的两股定位丝的形态评估推挤力量大小;保持正弦波的形态下,调整推挤力量和T-track微导管张力,即使在迂曲的血管内Tubridge也能非常好的自膨,充分打开;力量过大Tubridge将被压缩变短,避免暴力推挤损伤Tubridge结构,这也是导致支架打开或贴壁不好原因之一;Tubridge在比标称直径小的血管内释放将会延长。
2、(动脉瘤内)支撑导管与Tubridge纵向一致,可精准控制力量,掌控支架打开的大小;中间导管内部分预释放利于Tubridge在转弯处开放。
3、弹簧圈的支撑和入瘤口相对略狭窄,限制Tubridge晚期的回缩或移位,有稳定作用。
▼往期精彩回顾▼WLNC-: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病例回顾
广医院神经外科应用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成功治疗动脉瘤栓塞后复发一例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