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 颈内动脉瘤破裂治疗 >> 医院神经内科颈内动脉重度狭
7月25日,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成功对一例频繁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植入术。此项新技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我院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的空白,标志着我院脑血管病诊疗技术有了质的飞跃,迈上新台阶。
图1.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90%)
患者男性,74岁,多次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脑梗死”入住我院神经内科。
在我院神经内科二病区副主任医师于伟涛的组织协调下,为明确病因及进一步治疗,于伟涛和我院脑血管介入诊疗团队成员(于伟涛副主任医师、关飞副主任医师、童强副主任医师)给予患者行DSA检查,脑血管病血管介入诊疗团队对患者进行了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合并有双侧颈内动脉狭窄(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RC1段中度狭窄,狭窄率约60%;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LC1段重度狭窄,狭窄率约90%)。
图2.狭窄处释放支架,狭窄程度明显好转。
鉴于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目前是我院诊疗技术的空白,为确保患者安全,7月25日上午,于伟涛与介入团队成员仔细进行病情研判及分析,医院脑血管病介入诊疗专家的指导下,在局麻下给予患者行左侧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手术过程顺利,成功进行了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植入术。
术前神经内科二病区医护团队充分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脑卒中防治知识宣教,王敏护士长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疏导,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情绪。
术后,复查造影显示左侧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满意,血管狭窄程度明显得到好转,残余狭窄率约30%,脑血流明显改善(图3),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任何并发症。
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针对脑血管病和脑血管病变的新技术,包括脑血管造影术(DSA)、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取栓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等。其中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是用球囊将严重狭窄的脑血管扩张,然后植入永久性支架,以改善脑血管狭窄引起的脑组织低灌注状态、防止狭窄处动脉硬化斑块脱落引起新的脑梗死,达到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目的。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约30%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病变引起。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70%的患者两年脑卒中发生率高达26%,目前颈内动脉狭窄的治疗的首选方案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图3.左侧颅内血流明显改善
神经内科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植入术的成功开展表明我院卒中防治中心脑血管病血管内诊疗技术进入该领域先进水平行列。实现了本地区脑血管病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国内脑血管病最新的诊疗技术,提高了医院守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能力水平,彰显了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的初心和使命。
医院神经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努力寻找差距,弥补短板,不断促进神经内科学科发展,近5年来积极推进卒中防治中心建设,规范脑血管病科学防治,不断促进人才培养,储备人力资源。多次选派人员外出进修,专科培训,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其中我院脑血管病介入团队成员医院脑血管病介入诊疗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介入中心进行专科培训,返院后近3年来成功开展脑血管造影术余例,未来将逐步完善和开展脑血管病血管内取栓术,支架植入术等血管内治疗新技术,提高我院卒中防治水平,造福一方百姓!
于伟涛
关飞
童强
(供稿:神经内科二病区)
-------------精彩回顾-------------
*市领导到我院看望慰问援鄂、援阜医疗队员
*医院
组织党员到界首市党内政治生活馆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省医保局副局长汪和平带队来医院调研指导工作
*便民服务车院医院方便了群众
*7月4日至5日蚌医院妇科肿瘤专家张競主任将来我院坐诊
*建党99周年
医院举行“升国旗、奏国歌、重温入党宣誓”仪式
*医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文艺汇演暨“七·一”表彰大会
*肿瘤放射科搬迁至肿瘤综合楼
*医院
集体学习《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
*小坐诊解决患者大问题
*医院举行年临床科室护士长竞聘面试
*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五招让你安全过夏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