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 颈内动脉瘤破裂护理 >> 长城会2015高血压初始药物治疗利
高血压初始药物治疗该如何选择?临床上常用的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BB)能否作为首选?长城会上,党爱民教授和李南方教授发表了不同观点。哪方有理,请您定夺~
作者:医学界长城会报道组希捷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在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长城会)首日的会议上,国家医院党爱民教授医院高血压中心、新疆高血压研究所李南方教授就高血压初始药物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利尿剂和BB:作为一线治疗并无悬念
党爱民教授指出,噻嗪类利尿剂(HCTZ)于上世纪50年代末应用于临床,短期降压机制在于缩减容量,长期应用还可降低总外周血管阻力。HCTZ能显著降低舒张压和收缩压,且降压疗效持续存在。除降压疗效外,利尿剂还被证实能显著降低心、脑、肾事件发生率,具有明显的脏器保护作用。对于临床治疗棘手的老年患者,联合使用的HCTZ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安慰剂相比,能更有效控制血压,显著降低死亡风险21%(P=0.02)。
版欧洲高血压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ESH/ESC)指南推荐利尿剂(HCTZ、氯噻酮、吲达帕胺)无论单独使用还是在某种情况下与其他药物联合,都适用于高血压初始治疗。无独有偶,年发表的JNC8指南也推荐利尿剂用于无慢性肾脏疾病高血压患者的起始治疗。此外,党爱民教授还强调,利尿剂的利钠缩容机制特别适合中国人群高盐摄入-盐敏感高血压的控制。更重要的是,小剂量HCTZ的安全性已被24个临床试验荟萃分析结果所证实,能相对放心应用。
对于BB的初始治疗地位,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曾一度获得认可的BB被版NICE指南和JNC8指南排除在一线治疗之外。然而,版ESH/ESC指南指出,降压的主要获益主要源于降压治疗本身,而与药物类型无关,仍然将BB作为五大类一线降压药物之一。与国外指南相比,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于BB的推荐相对客观,推荐应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交感过度激活的高血压患者(阿替洛尔除外)。
利尿剂和BB:可作为一线,但需慎重
李南方教授通过研发历史、临床试验结果以及指南推荐演变,认同利尿剂和BB可以作为一线降压药物的选择。对于利尿剂,她甚至用“冲锋队”和“主力军”来形容。
但李教授指出,目前利尿剂在我国高血压治疗中应用不足,主要有以下顾虑:①以利尿剂为基础的降压治疗并未减少心血管事件;②利尿剂对脂质和糖代谢有不利影响;③利尿剂引起的低血钾可增加心律失常和猝死风险;④利尿剂减轻左心室质量指数不如其他降压药物;⑤利尿剂可增加血尿酸和血清肌酐水平。对于以上顾虑,李教授建议在利尿剂使用前和使用中定期监测血离子、肾功能和血糖,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反应(图1)。
图1
李教授还指出,BB的临床应用争议从年开始就已存在,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篇荟萃分析显示,与安慰剂或不治疗相比,作为初始降压药物的BB虽然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但无益于降低全因死亡率。
李教授并不否认BB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夹层动脉瘤、洋地黄中毒等患者中的重要价值,但也提醒以下患者谨慎应用:①心功能恶化者(重度心功能不全者禁用);②PR≥0.24s,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禁用;③失眠、多梦者(BB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④支气管哮喘者禁用;⑤糖耐量异常、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慎用;⑥血脂代谢异常者。
(本文为医学界心血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注来源)
为了给心血管医生带来更多帮助,现征集心血管方面相关原创文章,包括临床经验、经典病例、专业知识等,也可包括您的行医故事、从医感悟等等,来稿请以word文档形式发送至邮箱shiting
yxj.org.cn,并注明您的姓名、职称、工作单位以及联系方式等,小编哈尔滨白癜风专科医院白癜风传染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