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 颈内动脉瘤破裂护理 >> 脑血管疾病三
从沙龙看脑中风的复发
?以色列总理沙龙于年12月18日晚8时医院接受治疗,两天后出院。
?年1月4日晚,沙龙医院。
?年5月28日,沙龙转到一所疗养院进行长期看护。
?年2月26日,已在病床上躺了两年之久的沙龙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了自己的80岁生日
脑出血
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虽然脑出血的发病率低于脑梗死,但其致死率却高于后者,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
常见病因
(1)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为最常见病因,占60%
(2)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破裂约占30%,如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等。
(3)血液病如白血病、再障、ITP、血友病、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病等。
(4)其他脑淀粉样血管病变,抗凝或溶栓治疗等。
临床表现
(1)发病情况好发于50岁以上患者,男性稍多于女性,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多有高血压病史。多在情绪激动或活动中突然发病。发病后病情常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前驱症状一般不明显。
(2)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发病后多有血压明显升高,由于颅内压升高,常有头痛、呕吐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或昏迷等。约10%有抽搐发作。
(3)基底核区出血为脑出血最常见的额类型,约占70%。包括壳核出血、丘脑出血、尾状核头出血。
壳核出血
丘脑出血
分型
内囊外侧型
内囊内侧型
发生率
占脑出血的50%~60%
占脑出血的10%~15%
破裂血管
豆纹动脉(尤其外侧支)
丘脑膝状体动脉、丘脑穿通动脉
三偏症状
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缺失、偏盲
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缺失、偏盲
眼部症状
双眼球向病灶对侧同向凝视不能
双眼汇聚凝视鼻尖,上视障碍
优势半球
优势半球受累可有失语
优势侧有丘脑性失语,精神障碍
意识障碍
相对较轻
相对较重
尾状核头出血少见,多由高血压动脉硬化、血管畸形破裂所致,一般出血量不大。常有头痛、呕吐、颈强直等症状,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并不多见。临床表现类似蛛网膜下腔出血
(4)脑桥出血、小脑出血和脑室出血
脑桥出血
小脑出血
脑室出血
发生率
约占脑出血的10%
约占脑出血的10%
约占脑出血的3%~5%
破裂血管
基底动脉脑桥支
小脑上动脉分支
脉络丛血管、室管膜下动脉
临床表现
小量出血无意识障碍,表现为交叉性瘫痪、共济失调性偏瘫,两眼向病灶侧凝视麻痹。大量出血时立即昏迷、呕吐、呼衰、四肢瘫痪、去大脑强直
小量出血表现为患侧共济失调、眼震、小脑语言、多无瘫痪。大量出血时表现为迅速昏迷、脑干受压、双侧瞳孔针尖样、呼吸不规则,死亡
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针尖样瞳孔、四肢迟缓性瘫痪、去脑强直发作、高热、呼吸不规则,易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断
(1)病史中老年患者在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
(2)临床表现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
(3)头颅CT检查为首选检查方法,病灶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区,边界清楚。
(4)头颅MRI检查对急性脑出血的诊断价值不如CT
脑出血MRI的影像学变化规律为:超急性期血中为长T1长T2;急性期等T1短T2;亚急性期短T1长T2;慢性期长T1长T2。
急性期治疗及手术适应症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
(2)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在48h内达到高峰,持续3~5天逐渐消退。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可选用甘露醇、呋塞米等。不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脑水肿。
(3)调整血压血压≥/mmHg,应行降压治疗。当血压/mmHg时,可暂不使用降压药。
(4)止血治疗止血药物如6-氨基乙酸、氨甲苯酸、巴曲酶等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出血无效
(5)并发症治疗脑出血可合并多种并发症,如感染、应激性溃疡、痫性发作等,应做相应处理。
(6)高血压颅内血肿的手术适应症
①基底核区中等量以上出血(壳核出血≥30mL,丘脑出血≥15mL);
②小脑出血≥10mL或直径≥3cm,或合并明显脑积水;
③重症脑室出血(脑室铸型);
④合并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血管病变。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SAH。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两种情况,自发性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如先天性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所致的微动脉瘤)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约占畸形脑卒中的10%。
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脑内血中穿破脑组织,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
病因
(1)颅内动脉瘤为最常见病因,约占50%~80%。包括先天性粟粒样动脉瘤(占75%)、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梭形动脉瘤,感染所致的真菌性动脉瘤等。
(2)血管畸形约占SAH病因的10%,其中动静脉畸形约占血管畸形的80%,多见于青年人。
(3)少见病因烟雾病、颅内肿瘤、垂体卒中、血液系统疾病、抗凝治疗等。
(4)不明原因约占10%。
临床表现
(1)好发人群以中青年发病多见,起病突然,常在数秒至数分钟内发生。
(2)发病诱因发病前多数病人有剧烈活动诱因,如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过度疲劳等。
(3)三主征10%~20%患者可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颅压增高的三主征。
(4)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Kernig征、布氏征阳性。脑膜刺激征可在发病后数小时内发生。
(5)视力视野障碍SAH科研视神经鞘延伸,眼底检查可见玻璃体膜下片块状出血,发病1h内即可出现,引起视力障碍。这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力证据。当视交叉、视束或视辐射受累时,可产生双侧偏盲或同向偏盲。
(6)精神症状约25%的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如欣快、谵妄、幻觉等。
(7)偏瘫占20%,是由于病变或出血累及运动区皮质和其传导束所致。
(8)脑神经损害以一侧动眼神经麻痹常见,提示同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或大脑后动脉瘤。
诊断
(1)临床表现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伴或不伴意识障碍,检查无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
(2)头颅CT为首选检查,准确率90%以上,表现为脑池和蛛网膜下腔的高密度征象。
(3)头颅MRI发病后1周内用MRI很难查出,因此MRI主要用于发病1~2周后,CT不能确诊者。
(4)脑血管造影CTA或DSA,明确动脉瘤大小、部位及血管畸形等。
(5)腰椎穿刺对CT已确诊的患者不需要作此项检查,因为可能诱发脑疝。
鉴别诊断
(1)SAH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鉴别
SAH
高血压性脑出血
发病年龄
粟粒样动脉瘤40~60岁多见
动静脉畸形青少年多见,常在10~40岁发病
50~60岁多见
常见病因
粟粒样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
起病速度
急骤,数分钟症状达高峰
数十分钟至数小时症状达高峰
血压
正常或增高
通常显著增高
头痛
极常见,剧烈
常见,较剧烈
昏迷
常为一过性昏迷
重症患者持续性昏迷
局灶体征
颈强、脑膜刺激征(+)
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
眼底
可见玻璃体下片状出血
眼底动脉硬化,可见视网膜出血
头颅CT
脑池、脑室及蛛网膜下腔高密度
脑实质内高密度
脑脊液
均匀一致,血性
洗肉水样
(2)SAH的病因鉴别
动脉瘤
动静脉畸形
动脉硬化
烟雾病
脑瘤卒中
发病年龄
40~60岁
35岁以下
50岁以上
青少年多见
30~60岁
出血前症状
无症状,少数动眼神经麻痹
常见癫痫发作
高血压史
肢体麻木
颅内压增高症状体征
血压
正常或升高
正常
增高
正常
正常
复发出血
常见且有规律
年出血率2%
可见
可见
少见
意识障碍
多较严重
较重
较重
有轻有重
较重
脑神经麻痹
II~VI麻痹
无
少见
少见
颅底肿瘤可见
偏瘫
少见
较常见
多见
常见
常见
眼症状
可见玻璃体出血
可有同向偏瘫
眼底动脉硬化
少见
可有视乳头水肿
CT检查
蛛网膜下隙高密度影
增强可见颅内动静脉畸形影
脑萎缩或梗死灶
脑室出血铸型或梗死灶
增强后可见脑瘤影
脑血管造影
动脉瘤和血管痉挛
动静脉畸形
脑动脉粗细不均
颅底血管异常网
有时可见肿瘤染色
治疗
(1)一般治疗①维持生命体征稳定②使用脱水剂降低颅内高压(甘露醇、呋塞米等);③避免用力和情绪波动,保持大便通畅;④其他对症治疗
(2)预防再出血①绝对卧床休息4~6周②调控血压:防止血压过高导致再出血,一般应将收缩压控制在mmHg以下③抗纤溶治疗:本病不同于脑内出血,出血部位没有脑组织的压迫止血作用,可适当应用止血药物,如氨甲苯酸、酚磺乙胺等④破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和血管内治疗
(3)脑血管痉挛的防治尼莫地平
(4)脑积水的处理急性期合并症状性脑积水者,应行脑脊液分流手术
(5)癫痫的防治预防性应用抗惊厥药。
长按指纹
一键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的是哪家白癜风早期能根治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fkh.com//mjccjc/7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