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 颈内动脉瘤破裂预防 >> 介入治疗学全脑血管造影术
主要内容有哪些?
A1.脑血管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2.全脑血管造影术的优势
3.需要做全脑血管造影术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4.什么叫全脑血管造影术
5.全脑血管造影术如何做
6.全脑血管造影术前要做哪些准备,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7.做全脑血管造影术有危险性吗
8.做全脑血管造影术两个易忽视问题
Q脑血管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A脑血管的检查项目有很多,包括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彩超(TCD)、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血管壁高分辨MRI/全脑血管造影术(digitalsubstractionangiography,DSA)。
Q全脑血管造影术的优势?A总体来说:通过脑血管造影检查,我们能够准确地了解血管病变的数目、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也可初步预测/了解疾病的发展;出血的风险、梗塞的风险等;是否需要进行干预,怎么干预等。
其对病灶显示的优点:全时相(包括动脉期、毛细血管期、静脉期、静脉窦期),全血管(包括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的超选择性、多角度显示,血管图像的最高清晰度的三维重建。
左侧颈内动脉正侧位
右侧颈内动脉正侧位
左侧椎动脉正侧位
右侧椎动脉正侧位
Q需要做全脑血管造影术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A1.颅内出血性病变,需寻找出血原因者;
2.颅内缺血性病变,观察病变范围、狭窄程度、侧枝循环情况;
3.观察颅内血管发育状况,排除血管发育异常、变异,如烟雾病等;
4.颅内占位病变,需了解病变的供血来源、血供丰富程度及病变与重要血管之间的关系者;
5.了解某些颅外病变,观察其与颅内血管的关系;
6.观察颅脑外伤时颅内血管损伤状况,明确出血点等;
Q什么叫全脑血管造影术?A全脑血管造影术是9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X线检查技术,目前已经成为一种临床常规检查技术。
全脑血管造影术不但能清楚地显示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颅内大血管及大脑半球的血管图像,还可测定动脉的血流量,所以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病检查和治疗,被称为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
这是一项检查,同时也是脑血管病进行神经介入治疗的基础,后续可以同期或二期经同样的路径治疗疾病。
Q全脑血管造影术如何做?
A1.麻醉:如果病人能配合局部麻醉就可,一般用3-5ml的局麻药物在穿刺点(一般是一侧腹股沟下约1cm)处麻醉穿刺点就可。但对于躁动不安(如意识障碍)、年龄偏小(不配合有创检查),考虑造影图像质量时,应考虑全麻。
2.穿刺置管:首先选择一根入路动脉,一般选用右股动脉。通过右股动脉放置一动脉鞘;
3.超选择性插管:在导丝引导下导管到达主动脉弓,再进入所要显示的颈动脉和椎动脉(超选择性插管),一般包括6根血管(双侧椎动脉、双侧颈内动脉、双侧颈外动脉)。
4.造影:造影管到位后(放置于特定动脉开口约2cm左右),然后摆好位置(特定角度),注射造影剂(碘对比剂)造影,通过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就能准确知道该血管的直径、形态、有无病变等情况。有时需三维重建,三维DSA才是金标准。
Q全脑血管造影术前要作哪些准备,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A1.术前:心电图、胸片、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免疫检查等;(进食不受影响)。
2.术中:造影过程中患者要保持安静,不要随意转动头部;
3.术后:
1)造影结束返回病房后,根据医嘱可以多饮水;
2)卧床患者需平卧并保持穿刺下肢制动不少于8小时(普通盐袋压迫,而应用压迫器后制动时间大大缩短);经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可自行走回病房。
3)术后要定期检查穿刺部位及其动脉远端的搏动,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如果出现如下情况及时通知医生:a、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形成;b、穿刺部位远端搏动触不到。
4)生命体征监测
Q做全脑血管造影术有危险性吗?
A全脑血管造影术严格来说是一个有创的检查,不能算大手术,风险相对较小,因为它不直接处理病变,导管到达位置离病灶还有一段距离,但只要是有创伤就会有风险。
1.全脑血管造影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是缺血性事件,血栓栓塞或气栓,其他原因包括粥样硬化性斑块破裂及血管夹层,短暂性皮质盲和健忘症等。极少数血管造影因为颅内压力的轻微变化,可能会诱发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破裂,但几率很小。
2.非神经系统并发症:腹股沟及膜后血肿、过敏反应、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下肢血栓栓塞、肾病、肺栓塞。
Q做全脑血管造影术两个易忽视问题?
A1.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造影有禁忌?
而患者肾脏受到损害可延缓二甲双胍通过肾脏的排泄,引起二甲双胍体内蓄积,并引起乳酸酸中毒。
用碘造影剂进行X线检查前,建议测定血清肌酐水平,检查中/后48小时应停药。对于血清肌酐/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在注射造影剂前,不必停用二甲双胍;而用后必须停用48小时,或直至肾功能/血清肌酐达正常值恢复用药。
对于血清肌酐/肾功能不正常的患者:使用造影剂前48小时需停用二甲双胍,用后也必须停用48小时,或在肾功能/血清肌酐水平恒定后方可恢复使用二甲双胍。
2)检查前是否需常规行碘过敏试验?
无需常规进行。不推荐或无需进行碘对比剂过敏试验,除非产品说明书注明特别要求。
介入治疗学简介
介入治疗学,是融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一门全新的交叉学科,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借助导管导丝等特殊器械对人体病变进行操作,以微创技术完成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高效、副作用小和可重复治疗等优势,依据进入病变的途径不同,介入治疗学分为血管性介入治疗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一、血管性介入治疗技术:
?1.Seldinger技术
?2.选择性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术
?3.经导管局部药物灌注术
?4.经导管局部栓塞术
?5.经导管腔内血管成形术
?6.经导管腔内支架植入术
?7.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8.血管内异物、血栓取出术
?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技术:
?1.穿刺腔道造影术
?2.穿刺活检术
?3.穿刺抽吸术
?4.穿刺造瘘引流术
?5.穿刺消融术
?6.生理腔道支架植入术
?7.生理腔道球囊扩张成形术
?8.生理腔道异物结石取出术
医院介入科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