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癫疯有效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30708/4206061.html

■前言

本期嘉介谈邀请医院于嘉教授,以Tethys?中间导引导管为例,展示加奇Tethys?中间导管辅助颅内球囊支架成形术一例,精彩不容错过。

病史简介

患者基本信息

男性,61岁

简要病史

半年前因“突发头晕、站立不稳”发现左侧额枕叶脑梗塞,CTA提示双侧床突上段狭窄,经对症药物治疗后出院,继续强化抗血小板和降脂治疗,但症状改善一般。

既往高危因素控制一般,冠心病史、高脂血症十余年,吸烟40年,5支/天,饮酒20年,每周2~3次,3两/次。

入院查体情况

年前年后时有头晕不适,医院造影提示双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对称性重度狭窄。

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

考虑患者双侧前循环存在重度狭窄,既往有过左侧供血区梗塞,拟先行左侧床突上段狭窄血管内成形术。

测量数据:

床突上段重度狭窄远端管径约4.02mm,近端约3.45mm,长度约9mm。

治疗经过治疗方案8FEnvoy导引导管套接cm5FTethys?中间导引导管(鉴于左侧颈内动脉路径迂曲,海绵窦段中度狭窄),3.5mm×15cm球囊?4.5mm×15cmWingspan支架。手术过程1

Envoy导引导管送至C1段,Tethys?中间导引导管裸奔至海绵窦段。

2

3mSynchro微导丝小心通过两处狭窄送至M2段,球囊难以通过虹吸弯,输送Envoy导引导管至岩段,在球囊引导下cm5FTethys?中间导引导管送至海绵窦段狭窄近端,此时颈内动脉已存在造影剂滞留,快速输送球囊到位,缓慢打至接近爆破压成形(床突上段斑块过硬,一直存在“狗骨头征”)。

3

稳定住球囊回撤Envoy连同cm5FTethys?中间导引导管至海绵窦段近端,造影提示球囊扩张良好,残留狭窄轻微。同轴交换撤出球囊,由于微导丝已被球囊拉至M2近端,应用SL-10微导管拟引导微导丝至M2远端备用。球扩十分钟后造影提示狭窄处存在弹性回缩和可疑夹层,遂决定支架成形。

4

SL-10微导管引导微导丝至M2远端,同时引导cm5FTethys?中间导引导管轻松到达海绵窦段近端,交换撤出微导管,同轴输送Wingspan支架在cm5FTethys?中间导引导管内走行(存在迂曲血管条件下中间导管内摩擦大的因素)阻力略大,将cm5FTethys?中间导引导管顶在海绵窦段支撑支架到位,因导引导管和中间导管此时阻断血流,快速释放支架后回撤支架系统和支撑系统。

术后即刻影像及患者术后情况

术毕,血管通畅良好,同侧大脑前动脉纤细淡淡显影,残留狭窄不到30%,满意收工。

病例总结

1

沛嘉加奇cm5FTethys?中间导引导管到位性和支撑力良好,cm的长度加上Y阀(可用短款)对于cm的球囊和cm的Wingspan可满足床突上段甚至M1近端的狭窄处理,有条件下送过虹吸弯是最为理想的支撑部位;Wingspan支架建议应用6F导引导管输送,5F的Tethys?中间导引导管在迂曲血管内应用后对于Wingspan支架的输送显得有些困难,该病例是由于海绵窦段狭窄的缘故没有选用6F的中间导管。(应用中间导管一定要注意兼容性和长度问题,否则可能一直在做无用功,费时费力又回到原点)

2

当导引导管上高可能阻断血管的问题,应用更细的中间导管是解决办法之一;当中间导管上高也阻断血流时,可以短暂上高加强支撑后,快速输送治疗系统到位,快速完成球囊扩张或支架释放,对于动脉瘤栓塞需调整张力稳定治疗系统回撤导引导管和/或中间导管恢复血流,再完成后续治疗。术者简介

于嘉

医院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陕西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陕西省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擅长颅内动脉瘤、脑脊髓血管畸形等出血性血管病,以及颅内、颈部血管狭窄等缺血性脑血管病,和急性脑梗塞的血管内治疗与相关研究。承担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一项;合作参与全军“十一五”军事医学重点课题和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课题各1项,发表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扫码查看嘉介谈往期精彩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fkh.com//mjccwh/125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