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 颈内动脉瘤破裂诊断 >> 生命的守护者重症监护室里的女汉子们
今年是我在西医院医院神外二病区工作的第11个年头,虽然来重症监护室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不足三年的时间,但是,这里对于护士的技能和专业水平要求却相当高。
究其原因,重症监护室(ICU)是一个时常与死神竞速的地方,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的患者在这里;复杂大手术后、需要分秒监测的患者在这里;脏器需要支持的患者在这里;以及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患者也在这里……
01
1月22日15:30分,李奶奶知道自己可以转出监护室了,特别的开心,因为她终于可以见到自己的老伴了。
今年75岁的李奶奶因为头痛被收治入院,经初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发病的根源则是动脉瘤。
住院期间,李奶奶意识清楚,但因间断性的头痛发作,情绪不是很稳定,经常会不听劝阻,从床上坐起,自己拔掉静脉留置针。但她却不知道,动脉瘤就是脑子里的一颗定时炸弹,需要绝对的卧床休息,绝不可以情绪大起大落,可不论给李奶奶科普了多少次,她依然不配合,这也给她的病情加上了一道枷锁,让我们的护理更加困难。
为此,我和护士长、主管医生沟通后,决定让李奶奶的老伴进监护室见见李奶奶,让她心情稍微轻松一些,配合我们的护理。经过核酸检测及消毒等严密的防护,李奶奶终于见到了老伴儿,当她看见老伴儿进来的那一刻,李奶奶开心的像个孩子,顿时,好羡慕他们的感情。之后的几天,李奶奶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开始积极配合我们的治疗了。
与李奶奶的交流中,她告诉我,她和老伴都是退休职工,一个月的退休金多,儿女都特别孝顺,为了不给儿女增加负担,他们自己请了保姆照顾日常,还时常贴补儿女。
李奶奶是一个特别要强的人,我时常开玩笑跟她说:“您比我们的工资还要高好多,要不,您请我给你做保姆吧。”
李奶奶笑的合不拢嘴:“你来,你来我给你一个月块”。
我说:“可是,我不会做饭啊。”
她说,“我让爷爷给咱们俩做饭吃。”
说到这里,大家哈哈哈全笑了。
这样的对话让我们在只有监护仪器滴滴滴的声音充斥着耳朵,没有色彩的监护室里,多了丝丝暖意。
今天带李奶奶外出做CT检查,主管医生看完片子后确定病情平稳,可以转出监护室,我也替李奶奶感到高兴,当然,这也是我今天早班班上最后的一件工作,按时下班的心情就像蓝天白云一样舒心。
然而······
刚将李奶奶推出监护室门口,李奶奶突然开始抽搐,多年的护理经验让我感到情况不好,赶紧呼叫大家并将李奶奶再次推进监护室,同时报告医生情况。转入监护室后,李奶奶仍然在间断性的抽搐,给予镇静治疗后,情况并没有好转,持续了几分钟后,监护仪上李奶奶的心率已经高达次/分,血压也进行性升高,双侧瞳孔增大到4毫米,呼吸极度微弱,整个气氛都凝固了。我们立即通知麻醉科紧急插管,并给予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同时,抢救车、除颤仪、呼吸机已经准备到位,而就在麻醉科插管过程中,李奶奶突然心跳停止,我立即遵医嘱间断给予肾上腺素静脉推注,持续胸外按压……插管成功后,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镇静等治疗。下午四点多,总算抢救成功,李奶奶的各项身体指标都稳定了下来……整个抢救过程持续了20多分钟。
监护室外,家属还在焦急的等待,他们不理解,为什么患者刚才还好好的,现在却是这个样子,贾医生耐心地给家属交代病情,是因动脉瘤破裂导致李奶奶出现这样的情况;另一边,我开始写抢救记录,处理抢救医嘱,处理用物……
按时下班,早已经与我无缘……
02
1月25日,监8床患者王阿姨,今年50岁了,因右侧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系统42毫升的诊断于16:16分收住入院。
刚入院时,王阿姨处于意识昏睡状,但尚能简单对答,简单从嘱,左侧肢体偏瘫;入院后,刘腾飞医生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告知需要手术,因为手术风险特别大,且术中可能大出血、死亡甚至有瘫痪的可能,家属考虑再三,始终不同意手术,要求保守治疗。
下午交接完班后,和往常一样,我开始与搭班护士为监护室的患者吸痰、翻身、扣背,当给15名患者做完治疗后,抬头已经是17:50分了,测完体温,正准备报告处理发烧的患者,然而,这时,监8床的王阿姨的心率却在逐渐下降,甚至下降到了46次/min,说明颅内有活动性的出血,很快,王阿姨呼吸微弱、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低至86%、双侧瞳孔增大至3毫米,呼之不应,已经深度昏迷,且心跳将很快会停止。因是新入院的患者,且出血量偏大,我一般在护理中会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fkh.com//mjccys/12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