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111/5837448.html

慢血流和无复流现象明显影响PCI后患者预后,其发病机制是什么?如何预防?一旦发生,如何处理?在第十六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PCI技术与疗效专场,浙江大医院蒋峻教授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

蒋峻教授在CIT现场进行学术报告。

流行病学

所有PCI术中,无复流发生率为3.2%~4.8%,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高达30%~40%。稳定性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较少发生无复流现象。

此外,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和大隐静脉旁路移植(SVG)的患者,或接受旋磨术的患者也可能发生无复流现象,发生率为10%~20%。

无复流现象显著增加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死亡风险。

常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其他炎性疾病等。

病理生理学

目前,根据病因可将无复流分为结构性和功能性无复流两种。细胞内皮肿胀、微循环压迫引起细胞内局部缺血,阻塞微血管可能是结构性无复流的重要原因。而功能性无复流是指微血管解剖结构完整,但由于痉挛和/或微血栓栓塞造成的无复流。

预防措施

PCI操作性因素:包括直接支架术、避免高压下释放支架、使用血栓清除装置及远端栓塞保护装置等。就支架置入策略而言,研究发现,在不进行预扩张的情况下直接置入支架可能有助于降低无复流的发生风险。另有研究显示,远端栓塞保护装置仅能为伴有斑块破裂的患者及SVG病变患者带来临床获益。

药物措施: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强化他汀治疗及其他支持治疗可能有助于预防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发生。他汀类药物除降脂外,还有诸多有益作用,如抗炎、抗氧化应激、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既往研究显示,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者,无复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服药者。目前尚不确定外周输注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能否降低无复流的发生率,故不常规推荐应用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预防无复流的发生。

治疗措施

在进行各项针对性治疗之前,必须确保所谓的无复流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复流,应慎重排除冠脉夹层引起的血流受限、血管痉挛、是否存在残余梗阻、原位血栓形成等因素。

药物治疗包括冠脉内注入腺苷(~μg)、硝普钠(50~μg)、维拉帕米(~μg)、尼卡地平(μg)等。其他药物干预措施包括尼可地尔、环孢菌素A、Ⅱb/Ⅲa抑制剂及肾上腺素(~μg)。

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人工降温、缺血后处理等。

PCI后无复流的诊断、预防及处理流程。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田新芳┆美编柴明霞┆制版刘倩

↓↓↓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fkh.com//mjccyy/132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