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继业

单位:医院

上期回顾:「病例讨论?帮」超时间窗颈内动脉串联病变闭塞再通一例

上周四小神和大家一同分享了一例颈内动脉串联病变闭塞患者,网友就患者病情针对手术诊疗方式进行了讨论,认为患者开通后出血转换的风险较大,不建议实施静脉溶栓治疗。那么我们的术者究竟采取了哪种手术方式呢?答案本期揭晓~

与家属沟通后决定急症脑血管造影,开通左侧颈内动脉,17:00全麻成功。

DSA: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同侧颈外动脉通过眼动脉有代偿,左侧大脑中动脉显影差。

钓鱼竿技术下微导丝小心通过闭塞段至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2×20mm球囊扩张后血流不能维持,很快闭塞

6mmSpider保护伞到位

4.0×30mm球囊扩张后颈内动脉仍不通,考虑斑块堵塞保护伞

快速植入6-8×40mmAcculick支架,回收保护伞,造影血管还是闭塞,内心要崩溃了。

支架打开满意

保护伞内大量栓子

6FcmNavien通过左侧颈内动脉支架至岩段,造影左侧颈内动脉眼段闭塞,6×30mmSolitaire至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远段释放

取栓1次,血管开通

术后即刻,左侧颞叶造影剂外渗,不能排除出血,颈动脉已经植入支架,只能继续泵入替罗非班

发病24小时后造影剂吸收,无出血,终于可以放心了,左侧颞叶略肿胀,患者神志清,不完全混合型失语,右侧肢体肌力4+

术后7天复查CT左侧大脑中动脉下干供血区梗塞

DAWN研究目的:判断临床症状和梗死体积大小“不匹配时”是否可以在较长的时间窗内进行取栓治疗。研究纳入例病人,当纳入例病人,初步分析结果后,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提前终止研究。

该研究流程:病人需首先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年龄大于18岁

(2)NIHSS≥10分

(3)发病前mRS0-1分。

(4)醒后卒中或者卒中发病后6-24小时的病人。

满足上述条件后,病人需进行影像学初筛:

(1)NCCT/DWI<1/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2)CTA/MRA显示ICA-T段和或MCAM1段闭塞。

冯雷教授总结了DAWN研究目前的的结论:

1.根据DAWN研究入组标准治疗的病人,即使比较晚的时间窗,进行机械取栓能获得较好的预后(mRS0-2)

2.每个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人接受介入治疗,49个病人预后比不进行手术治疗好,其中36个病人可以进行生活自理。

3.此外,该研究说明临床症状与梗死体积不匹配是预测治疗效果的非常重要的独立因素。

4.该研究表明,发病6小时后进行的支架取栓导致的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比例与6小时之内取栓的症状性颅内出血比例是一致的,该研究的安全性与其他取栓研究是一致的。

最后,冯雷教授再次强调DAWN试验研究结果并不是主张把时间窗可以延长到24小时,而是在非常严格的病人选择标准下,时间对预后的影响减弱。

考虑本患者符合DAWN研究入组标准,手术后估计能取得良好预后。

作者简介

梁继业

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山东省脑血管防治协会脑血管病介入专员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脑血管防治协会脑血流重建与侧支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脑血管防治协会微创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脑血管防治协会脑血管病规范化诊疗与质量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委,山东省脑血管防治协会脑卒中筛查与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介入医师分会委员,荣获“德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入选“德州市好医生口碑榜”,荣获“山东省十佳科主任”。

各位网友,你们对此病例的手术方式有什么想法吗?欢迎在下方留言区和大家一起讨论!敬请期待下期「病例讨论?帮」。

在本文留言,点赞数最高的留言者即可获得CINS年会免注册费名额!!

??名额有限!赶快动动你的手指吧!??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CINS: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会议通知”

推荐阅读

》抢先看

CINS年会日程发布

》CINS

卒中介入培训学院青年教师招募暨授课大赛通知

》CINS

卒中介入培训学院青年教师投票活动开始啦!

》CINS

“介入之音”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大赛病例征集通知

》CINS

“临床研究与论文写作分论坛”之“科研之星”参选通知

》CINS

“介入之音”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病例大赛

》CINS

“神经介入并发症闭门谈”病例海选通知

》通知

CINS: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欢迎广大医生积极投稿,分享经典病例。

投稿邮箱:sjjrzx

hh-medic.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fkh.com//mjcczl/123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