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岁的王大哥(化名)是河南人,平时身体非常好,来杭州打工也有些年头,可是疾病往往总是不期而遇。   那天他干完活正要休息,突发剧烈头痛,工友立即送到附近得余杭二院,检查头颅CT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立医院急诊室就诊。急诊科马上请神经介入科和神经外科医生会诊。结合病情我们首先考虑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立即行DSA检查。结果提示:右侧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血泡样动脉瘤大部分位于颅内颈内动脉壁,体积微小、基底较宽,且其瘤壁比较脆弱无明显的瘤颈,在术中极易引起破裂出血,通过影像学观察其瘤体呈半球状或水泡状凸起。血泡样动脉瘤占颅内动脉瘤的比例<1%,占颈内动脉动脉瘤比例<6.5%,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高血压病史有关。由于它的瘤壁非常菲薄,就像一个脆皮的炸弹,无论观察还是治疗过程中都非常容易破裂再出血,死亡率极高,治疗也非常困难。王大哥就属于这少数的一种,病情相当凶险。王大哥的直系亲属都在河南,听到电话的子女们都懵了,父亲正值壮年,怎么会得这么凶险的病?医院脑科中心万曙教授领导的脑血管病团队仔细分析了病情,认为脑血管介入是最佳的治疗方案。我们通过电话向家属详细交代了病情,安抚了家属情绪,由于老家路远,家属授权给了杭州的远房亲戚签字,第一时间进行了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手术。   手术很成功,经过大半个月的后续治疗后,王大哥的颅内出血基本吸收,无任何后遗症,顺利治愈出院。万曙教授提醒大家:动脉瘤是脑内的“不定时炸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40-60岁相对常见,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平时应注意健康饮食、控制好血压、血糖,一旦有头痛、肢体偏瘫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如果有条件,40岁以上中年人每隔3-5年可以做个头颅MRA筛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fkh.com//mjcczz/106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