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医术怎么样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28/9241917.html

无症状颈内动脉(ICA)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很少发展为有症状病变。必须根据患者症状、病变病因、影像学特点、手术风险及随访的可靠性,为ICACTO自发性再通病变(SR)的患者量身定制管理方案。

——摘自文章章节

背景和目的

急性或慢性颈内动脉闭塞(ICAO)是脑血管缺血事件的主要原因。ICACTO定义为病程为三个月以上的ICAO。这种病变的再通发生率在2.3%-11%之间。由于缺乏常规的影像学筛查和CTO的随访,该发生率可能更高。据估计,ICAO与所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6-15%有关。而有症状的ICAO患者的同侧神经系统事件的复发率每年高达18%。

ICAOSR可能是引发上述脑血管缺血事件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尚无有关影像学监测颈动脉闭塞再通的报道,因此未被认可。本文回顾了ICAO的不同病因,其自然病理变化过程以及对自发性颈内动脉再通的管理的意义。及早发现这些病变可能有助于降低该人群中新的神经系统事件的发生率。

研究方法

对颈内动脉闭塞和再通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搜索数据库PubMed,检索术语为“ICAO”和“SR”。对文章进行审查,并纳入涉及ICAO和SR的研究。随后,再根据现有的证据制定一种用于颈内动脉完全闭塞自发性再通病变的治疗方案。

研究结果

颈内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的常见病因包括颈动脉粥样硬化、心脏栓塞和颈动脉夹层。从无症状闭塞到有症状闭塞的进展估计为每年2%-8%。侧枝代偿充分的患者可以无症状。其他的SR的患者可能会表现为同侧或整体灌注不足,甚者出现栓塞性中风。SR发生在2.3%-10.3%的患者中,但很少导致脑血管事件。

图1.ICA的CTO的管理方案。

CTO:慢性完全阻塞;ICA:颈内动脉;CT:计算机断层扫描;TCD:经颅多普勒;HITS:高强度瞬态信号;OMT:最佳药物治疗;PET/OEF:正电子电子断层扫描/氧提取分数;CEA: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BF:脑血流量;EC-IC:颅外到颅内;CCA:颈总动脉;ECA:颈外动脉。OMT包括抗血小板药,他汀类药物疗法,BP目标/90,HbA1c7%和戒烟。所有建议均基于4级和5级证据。

图2.一位65岁的男性患者,伴有右半身偏瘫和构音困难,症状可自发消退而未接受溶栓治疗。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显示左颈内动脉(ICA)完全闭塞,并在岩性节段经侧支再通。他接受了双重超声检查,随后进行了导管血管造影(a,b),证实了上述发现。根据ICA的推荐治疗方法,他接受了最佳药物治疗。大约四个月后,患者接受了超声检查,显示左ICA再次狭窄并伴有严重狭窄。选择性颈动脉造影证实了这一点(c)。患者接受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图3.ICASR的管理方案。

SR:自发性再通;ICACTO:颈内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计算机断层扫描;CEA:颈动脉内膜切除术;TCD:经颅多普勒;HITS:高强度瞬态信号;OMT:最佳药物治疗;PET/OEF:正电子电子断层扫描/氧提取分数;CBF:脑血流量;CAS: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CA:颈总动脉;ECA:颈外动脉。OMT包括抗血小板药,他汀类药物疗法,BP目标/90,HbA1c7%和戒烟。所有建议均基于4级和5级证据。

研究结论

ICACTO可能会自发性再通并出现症状。重要的是要确定CTO的病因,了解ICAO的自然病变过程以及可能引起症状的不同机制,以便提供最佳护理并防止严重的致残性神经系统事件。建议对闭塞的ICA进行监视,以检测SR。SR的管理方案必须根据每个患者的症状、影像学特点、手术风险和随访的可靠性而定。

一点评述

当下临床医师多强调疾病的诊治,但疾病的自然演变过程往往容易被忽略。本研究针对颈内动脉完全闭塞自发性再通病变的自然演变过程进行监测,了解其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并提出根据患者症状、影像学特点、手术风险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选择合适的干预时机及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此类病变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该研究同样提醒我们,针对疾病的自然演变过程同样至关重要,不可忽略,避免错过其最佳治疗时机,或过度干预,从而增加疾病相关负担。本文由高翔医师审校及组稿袁涛医师编译

血管资讯学术资讯专区

网址:xgzx.talkmed.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fkh.com//mjccby/122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