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 颈内动脉瘤破裂护理 >> 径技middot例量经桡动脉颈内动脉
作者简介
夏金超,主治医师,郑州大学在读博士,师承我国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学的创始人凌峰教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由导师推荐到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UPMC)神经科做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早期脑梗塞t-PA溶栓治疗的临床及试验调查、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实验研究、鱼肝油对脑梗塞的预防实验观察等研究。
王子亮,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介入放射学博士,颈动脉病专科负责人,医院脑血管三病区主任。中华放射学会介入放射专业委员会委员,神经介入放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放射学会委员、《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学》编委。尤其专长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治,近五年已累计成功完成颅内、外动脉硬化狭窄/闭塞支架成形手术上千例,特别在颅内动脉硬化狭窄性疾病方面做了大量的科研和临床工作。
导读
国内外文献统计显示80%的脑卒中是缺血性的:
?其中20%~30%与颈动脉狭窄相关
?约40%~50%缺血性卒中与颅内动脉狭窄有关
?约20%缺血性卒中与椎基底动脉狭窄有关
?约15%与心源性栓塞有关
而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主要有:
目前颈动脉狭窄国内多采用CAS治疗进行治疗,这里给大家展示一例较为特殊的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病例摘要
?男,74岁
?发作性晕厥1月
?既往史:高血压5余年;糖尿病7余年;脑梗死病史2年;
?个人史及家族史:无脑血管病家族史;
?查体:正常;
?院外CTA提示:右侧椎动脉及颈内动脉狭窄;
术前影像学评估:
手术过程:
患者病变均在右侧,手术路径选择右侧桡动脉入路:
手术前患者右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应用BostonScientificSD支架4.5*15mm,植入术后狭窄部位明显改善。
患者颈内动脉狭窄未累及颈内动脉开口,经测量距颈内动脉开口尚有1.3cm,可将支架完全置于颈内动脉内(如上图所示),支架选择Wallstent7*30mm支架,准确定位支架位置释放支架。
经验小结
1)对于Ⅲ型主动脉弓合并右侧颈动脉狭窄或牛角型主动脉弓合并左侧颈动脉狭窄,经右侧桡动脉路径行CAS可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2)颈内动脉狭窄如斑块未累及颈内动脉开口,可将支架完全置于颈内动脉内,减少支架对颈动脉骚扰;
3)神经介入治疗桡动脉入路不仅可以减少穿刺部位并发症,而且提高患者术后体验;
4)超选择插管靶血管时采用5F猪尾导管与6F指引导管同轴技术,依靠猪尾导管尾端较小“猪尾”弯曲,导丝可轻松超选择插管入靶血管。如指引导管跟进困难可使用加硬导丝增加系统支撑力。另外,猪尾导管与指引导管同轴技术可降低指引导管在血管转弯处对血管壁的切割及栓塞风险,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科室简介
点评专家
韩建峰教授
韩建峰,医学博士,神经病学专业。西安交通大医院院长助理,副教授。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中国卒中学会脑静脉病变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学会脑血管病分会青年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研究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腔内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陕西省神经病学会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陕西省保健学会周围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陕西分会副主委,陕西省神经病学会委员介入学组委员,卫生部脑卒中筛查防治基地授课专家,卫生部脑卒中筛查防治基地颈动脉支架培训基地培训专家。
点评:
经桡动脉治疗同侧椎动脉狭窄,是非常简单而实用的介入操作。经桡动脉进行颈动脉CAS,也有比较多的报道,尤其是对3型弓,主动脉有严重迂曲,夹层,狭窄或闭塞的患者,较股动脉入路更有优势,但是桡动脉入路也存在有很多问题,比如只能置6f动脉鞘,需要更多的交换技术等。本期病例治疗右颈内动脉及右椎动脉开口狭窄介入适应症恰当,从评估资料来看,主动脉弓类型经桡动脉入路或经股动脉入路都是可以完成手术的,但是桡动脉入路患者体验会非常好,桡动脉入路的颈动脉支架定位非常好,选择的支架类型也是合适的,桡动脉入路直径较大的颈动脉支架难以通过也是我们选择当中存在的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