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回路转,曲径通幽”记颈内动脉闭塞再通一例!

-医院神经内科贾颐团队

科室科研医生田娜娜编辑

一、患者概况患者李某,男,58岁,干部。以“言语不清、右侧肢体力弱15天”为入院。入院查体:血压:/79mmHg。心肺听诊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部分失语,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上肢近端肌力0级,远端肌力II级,下肢肌力0级,左侧肢体肌力V级,右侧病理征(+)。NIHSS评分:12分。

图一:入院急查头颅MRI(左侧额叶、顶叶点片状新发脑梗死)

图二:入院急查头颅MRA(左侧颈内动脉未见显影)、颈部血管超声(结合头颅MRA,患者左侧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

图三:入院DSA评估(左侧颈内动脉颅内段节段性闭塞,长度约6cm前交通动脉开放,代偿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供血)

图四:入院DSA评估(前交通开放有代偿,但不充分)

图五:术前灌注评估(左侧额顶叶灌注较对侧减少)

图六:入院后心脏CTA(多处冠脉钙化并狭窄)

二、入院后处理:入院后规范内科治疗;双抗、他汀强化以及综合内科治疗,症状加重;NIHSS评分:12分;根据颈动脉闭塞再通专家推荐意见:患者符合:闭塞时间3周;准备左侧颈内动脉开通治疗。

图七:看似一般简单的主动脉弓具有一定挑战,交换导丝技术

图八:加硬长泥鳅放置颈外同轴交换8F指引导管到位

图九:采用PT-50--微导丝配合微导管技术,反复尝试通过闭塞未果。

图十、

图十一:泥鳅导丝破膜处理

图十二:破膜处理后显露残端

图十三:换用冠脉XT导丝,尖端0.

图十四:开通后确定远端真腔小球囊预扩

图十五:SP4.0-保护伞到位

图十六:3.5mm球囊缓慢加压分段扩张

图十七:血管明显改善

图十八:支架植入(wallsent8-30)

图十九:最终DSA影像

三、术后处理:继续双抗、他汀强化;低分子u,bid;依达拉奉、丁苯肽等;术后7天患者临床症状改善,NIHSS评分降为5分。

图二十:术后灌注评估

作者简介

  

贾颐

主任医师,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医院神经内三科主任,医院协会介入神经病学会全国委员和急诊学组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委,陕西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委,西安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陕西省保健协会放射介入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陕西省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学组委员,陕西省神经病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陕西省抗癫学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国家核心期刊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编委等学术任职。从事脑血管病神经介入诊疗以及神经危重症救治工作,省内著名脑血管病专家,擅长急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脑血管病论文20余篇,SCI收录论文2篇。医院的急性脑血管病和神经危重症的救治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fkh.com//mjccys/114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