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 颈内动脉瘤破裂常识 >> 如鱼得水middot第25期床突上段
于嘉
医学博士,医院神经外科中国医师协会陕西省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副主委承担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1项;合作参与全军“十一五”军事医学重点课题和国家“十二五”课题各1项,发表SCI论文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擅长出血性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与相关研究。第25期
老年女性,一年前因头晕发现颅内动脉瘤,观察一年动脉瘤略有增大,遂来院就诊决定手术治疗。
造影提示床突上段动脉瘤,大小约3.7mm×2.7mm,瘤颈宽约2.0mm,载瘤动脉管径远近端约4.2-4.8mm,虹吸弯管径5.1mm。
鉴于患者年龄65<75岁,动脉瘤位置已入颅内,相比较一年前检查略有增大,患者本人心理负担很重,所以决定手术治疗。
手术预案:
Lvis支架(4.5mm×15mm,争取不过虹吸弯)辅助弹簧圈栓塞
手术难点在于动脉瘤与血管走形反向且向回勾,栓塞微导管的塑型是关键。
Headway17微导管三维塑弯,头端向后弯度尽可能大。栓塞微导管给些张力自行进入动脉瘤,这是手术医生最喜欢的微导管到位方式。首圈2.5mm×4cm部分填充后,释放4.5mm×15mm的Lvis支架,支架打开良好,首圈全部推完成篮不错。
继续填充2mm×3cm、1.5mm×3cm、1.0mm×3cm,适当调整微导管张力后均顺利推送,全程微导管进出自如,这都有赖于Headway17导管塑型的稳定。
工作角度和正位造影提示动脉瘤完全栓塞,载瘤动脉通畅,打完收工(手术操作时间不到半小时)。
小结1.该病例在很多医疗中心可能会选择密网支架植入,操作简单,远期复发率低,但是花费要高很多,性价比是否合理有待商榷;2.小网孔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也是很好的手术方案,关键在于栓塞微导管的良好塑型保证栓塞过程的安全,以及支架的正确选择、精准释放、良好贴壁保证远期对血管壁的修复,当然,这些都是神经介入医生的基本功;3.Headway17导管的塑型相对其他微导管更简单一些,一般按所需形态的1.2倍也就是1.2:1塑型,而且术中微导管维持塑型的稳定性非常好,经常术后再看微导管基本还是术前塑型后的形态,这样就能够在术中保证弹簧圈的输送更平顺。神经介入在线作为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的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