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春暖花开,被这场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暗了颜色,全民被迫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我院在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阻击战的同时,为确保官兵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各临床科室在严密组织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努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近日,61岁的崔大爷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因为知道自己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以为是高血压惹的祸,口服降压药症状却没有缓解,前来我院心内科门诊寻求治疗,李东升主任凭借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患者开具了颅脑CT检查,结果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由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遂将患者转至神经外科治疗。

颅内动脉瘤堪比“不定时炸弹”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由于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导致局部的血管壁损害,在血流动力学负荷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的异常膨出,最后形成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后致残致死率大约为30~40%。更严重的是,出过血的动脉瘤再次破裂的机会及危险程度均大大增加,大约有40~60%的病人会在动脉瘤出血后的一个月内再次发生破裂,而第二次破裂后致残致死率约为60~80%。所以颅内动脉瘤就像是埋藏在人脑中的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一旦引爆,后果不堪设想。

介入栓塞手术巧除夺命“炸弹”

该患者的颅内动脉瘤已经破裂,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头晕、头痛等症状,病情凶险,再出血的风险极大,应及时手术治疗。神经外科团队经过病例讨论决定为患者行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脑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是从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插管,将一根很细的微导管通过动脉管腔内直接插到脑动脉瘤内,再通过这根很细的微导管送入一段一段盘旋的微弹簧圈,逐步将动脉瘤腔内填满,诱发血栓形成后,使动脉瘤腔没有血流通过,而正常的脑动脉保留通畅,从而达到治疗效果。该患者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带有子瘤呈分叶状,手术有一定难度。在做好充分防护下神经外科团队应用双微导管技术,最终完全致密栓塞动脉瘤,成功完成手术,手术顺利,患者安返病房。

术前CTA和DSA术后DSA影像

脑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较开颅手术而言,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神经放射影像学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技术应用于临床后,使颅内动脉瘤病人避免了复杂危险的开颅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微创、简单、安全,是脑动脉瘤患者的优选治疗方式,一般只有在患者不适宜介入治疗的情况下才考虑开颅手术。无论是介入还是开颅手术治疗,都需要根据患者动脉瘤的具体位置确定最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医院神经外科是本地区底蕴深厚、知名度很高的专业科室,是承德地区最早成立的神经外科,治疗范围涵盖了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如脑血管疾病、颅脑创伤、颅脑肿瘤、先天性颅脑疾病、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脊柱脊髓疾病等在内的众多病种。神经外科现已发展成为两区三室:神经外科病区、脑血管病区、神经介入治疗室、高压氧治疗室、立体定向治疗室,人才济济、功能设备齐全的专科中心。

医院神经外科是原北京军区医学专科中心,在脑血管疾病和脑肿瘤诊治、颅脑创伤急救等方面,具有传统优势,填补了本地区多项技术空白。如: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动脉支架取栓术、颅内动脉瘤复合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开颅夹闭术、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术、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栓塞术、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神经内镜下颅内出血清除术、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颅内肿瘤切除术、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微血管减压术、神经电生理监测下癫痫病灶切除术、立体定向穿刺颅内占位活检术、立体定向穿刺颅内血肿引流术、三叉神经痛麦式囊穿刺术、缺血性脑血管病颞浅动脉/颞肌贴敷术等。神经外科现已发展成为区域内具有鲜明特色的神经系统疾病诊疗中心。

郑州联勤医院

总策划:文学王春明

策划:黄志华

作者:欧阳静羽

编审:郭晓玲刘学利杨文武

刊期:第44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fkh.com//mjcczl/112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