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独立完成一例右侧慢性颈内动脉闭塞内膜剥脱+介入再通复合手术。这一高难度复合手术的完成,填补了全市空白,医院卒中中心发展迈向了新的台阶!

"迟到“的复查

2个月前,一位63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进行开颅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手术十分成功。因为春节来临,术后患者及家属要求出院,后来却迟迟未来院复查,后经院方多次联系,患者于出院2个月后来院复查,发现右侧颈内动脉已从极重度狭窄进展为完全闭塞,病情不容乐观!

拿什么来拯救你

慢性颈内动脉闭塞血管再通并不是一般的手术,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中发生不可预知的情况非常多,因此对术中人员资质、手术室配置要求极高。

年慢性颈内动脉闭塞再通治疗专家共识建议:在配备复合手术室的卒中中心开展工作,并要求熟练掌握神经介入,并有血管外科经验的人员开展。

目前开展慢闭神经介入开通手术治疗,医院曾有过个案报道。而同时进行血管外科内膜剥脱+神经介入开通,因受限于复合手术室限制,省内鲜有报道。

没有复合手术室,敢不敢做,能不能做?

面对这个问题,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主任程宇宏,副主任、介入组组长牟凌经过慎密的术前评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详尽的手术预案制定,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麻醉转运,导管室精密配合,每个环节一丝不苟。

惊心动魄的3个小时

在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支持下,这台超高难度的复合手术开始了。

第一关:颈内动脉剥脱9:00,患者麻醉稳定后,程宇宏主任血管外科团队先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快速精准暴露闭塞段颈内动脉,见近端颈内动脉被钙化斑块堵塞,远端血管有纤维化血栓,完全切除斑块及血栓,去除阻断夹,和术前预案一样,无返流血。11:20颈动脉内膜剥脱顺利结束,需要进一步介入开通远端病变。

△切除的内膜斑块,混杂钙化斑。

第二关:闭塞血管介入再通11:30,患者在麻醉科主任王昊、副主任医师李小军的陪同下,全程转运呼吸机稳定生命体征转入导管室。牟凌副主任介入团队经股动脉穿刺,支撑导管到达患者颈总动脉末端,微导丝、微导管穿越闭塞段,进入远端血管真腔,交换球囊导管,并在颈内动脉颅内段多次球囊扩张,在颅外段放入Wallstent7.0mmx40mm颈动脉支架置入,成功完成对闭塞血管的开通。造影提示颈内动脉再通,远端分支血流通畅,TICI血流分级3级。

左图:内膜剥脱术即刻全脑血管造影:颈内动脉C1段管腔通畅,远端血管纤细,管壁塌陷。

右图:颈内动脉远端球囊扩张,植入Wallstent7mm40mm颈动脉支架,血流恢复。

左图:术前CTP,脑灌注不良

右图:术后CTP,脑灌注明显改善

术后复查CTA血流通畅,纤细的颈内动脉远期随着血流重建,管壁会进一步扩张恢复形态,期待3个月后的复查。

患者的满意是对医生最大的褒奖

科普知识一、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是什么?指颈内动脉完全不通超过4周以上。好比本来通畅的河道由于阻塞物填塞,导致河水完全停止流动,它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慢性颈动脉闭塞的原因有哪些?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动脉夹层最常见;其他少见病因包括恶性肿瘤、脑动脉瘤、垂体卒中、巨细胞动脉炎、Moyamoya综合征、外伤、放射或辐射和颈动脉手术等。老年人和男性以动脉粥样硬化多,年轻患者以颈动脉夹层为多。三、慢性颈动脉闭塞的风险与预后?☆远期卒中率是正常人的8倍;

☆无症状者卒中复发率低,年卒中发生率<2%;

☆有TIA或者轻型卒中的患者,年卒中复发风险为5%~6%;

☆如果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卒中风险是TIA的两倍,年发生率为12.5%;

☆活动后出现肢体抖动的患者卒中复发率更高;

☆仅仅表现为眼部症状患者的卒中复发率较低。

四、慢性颈动脉闭塞后的治疗,应该如何选择?慢性颈动脉闭塞后的治疗很多,可以选择药物治疗、颅内外搭桥,血管再通治疗(介入治疗、CEA,或复合手术)。来源/医院新媒体责编/丽虹编辑/王凡

特别推荐

悦·夜联报

省委组织部公示!全面取消!一中心校片区明确!一医生自曝收回扣50万李云峰调研市区城建重点项目:紧扣时间节点,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李云峰调研市区城建重点项目:紧扣时间节点,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fkh.com//mjcczz/125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