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医生

医院医师节系列报道

医院8名医生获第二个“中国医师节”优秀医师奖

李长罗常说:“作为急诊人,我们永远要充当先锋的角色,跑得快一点、再快一点,抢在时间前面,因为生命太脆弱!”在急诊科工作的30余年中,他一路向前,带领团队参与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胸痛中心、湖南省级创伤救治中心、长沙市急性中毒救治中心、长沙市孕产妇急救中心、长沙市儿科急救中心的建设,医院不断发展。目前急诊医学科目前已发展成为湖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湖南省市州级临床医学重点专科,编制床位张,医护人员近人,年接诊急诊病人15万余人次,急诊留观病人5万多人次,抢救各类危重病人余人次,危重病人抢救人数和成功率均省内领先。

1

志存高远为市民筑牢生命“急救网”

为了合理布局,让急诊患者入院后不会“摸不着北”,李长罗主导急诊医学科功能设置改造,通过对有效资源重新整合,再造流程,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集急诊接诊区、综合抢救区、急诊手术室、急诊重症监护病室(EICU)、综合留观区、急诊病房、创伤病房,构成了完善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为进一步畅通“绿色通道”,他严格落实急诊急救分级分区救治原则,保证各类急诊患者的救治安排更科学、合理,实现了救治环节的无缝链接。

1

持续努力,领跑多条绿色通道

急诊医学科成立以来,李长罗积极争取其他兄弟科室的支持,建立并完善了急性心梗、卒中、急性中毒、多发伤等多条急诊绿色通道,对急危重病患者,实行先救治、再补挂号缴费手续,最大程度上缩短了患者诊断及急性干预的时间,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急诊医学科成立绿色通道以来,遇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可以在急诊医学科溶栓或者直接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开展床旁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床旁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对于高危肺栓塞可以溶栓治疗,对于张力性气胸可床旁胸腔闭式引流,对于主动脉夹层可行微创支架植入术。遇到急性脑梗死患者,可在急诊行溶栓或介入下取栓治疗,脑出血可开展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或立体定向下微创血肿清除术,针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行介入下弹簧圈封堵术或开颅动脉瘤夹闭术;遇到急性中毒患者,可在急诊医学科第一时间行血液净化治疗,同时对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舱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尽全力拯救每一位患者。

1

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参照国内急诊医学科先进信息管理系统,急诊科与信息科合作,独立自主开发了“电子分诊登记系统”、“急诊抢救登记电子信息系统”,率先使用急诊电子病历系统,并与检验科合作,建立急诊检验危急值电子管理系统,急诊医学科使用了移动医护查房车、电子腕带、PDA智能系统等信息化设备,使急诊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保证抢救工作安全化、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科学化发展,完善了长沙市急诊质控数据信息数据的收集。

1

运筹帷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得当

年10月02日,长沙某小区32人食物中毒,李长罗接到消息后立即启动了群体事件应急流程,5分钟内李长罗到位指挥抢救,10分钟内急诊医学科待命人员全部到位,现场依据处置预案迅速成立了救治指挥组、伤员分类组、普通组、抢救组、留观组。紧急调动60余名医务人员,20台担架车,同时完成各类急救器材,大型医疗设备进入待命状态。32名患者通过正确验伤分级,各抢救组默契分工,三人一组,每组负责一例伤员,并按照先急后缓,垂危优先的救治顺序对危重中毒患者进行了心电监护、吸氧、补液、洗胃等救治,而后迅速转入留观区、急诊病房、急诊重症监护室,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32名中毒患者的救治,受到市委市政府和卫生局的高度赞赏。

1

严重多发伤

多学科联合诊疗保驾护航

年4月12日,20岁的王女士骑电动车不慎与面包车相撞,当场昏迷由急送入院,诊断为多发伤、创伤失血性休克、心脏破裂伤、肝挫裂伤,随时有生命危险。李长罗带领医护人员立即展开抢救工作,启动MDT(多学科联合诊疗),由急诊医学科、胸心外科、普外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等组成的严重创伤多学科救治团队,实施紧急伤情评估,给予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液体复苏,创伤重点超声评估(FAST)提示心包大量积液并血凝块形成、肝周、下腹少量积液、肝挫伤可能,即刻床旁心包腔穿刺抽出ml不凝固血性液,暂时解除心脏压塞后立即送入急诊手术室行心脏修补术,急诊绿色通道时间仅54分钟,最终患者转危为安。

1

一件蓝色的旧军大衣

定格在大家的记忆里

急诊医学科副主任谢明,是李长罗的老搭档,对于这位科主任的评价她感慨颇深:医院成立后,最初的几年急诊医学科病人多、病情险、病种杂,科室人员整体还很年轻,有经验的医生、护士更是缺乏,为了保证重症患者的救治,带领大家一起成长,李长罗坚持住在院内宿舍区的“老家”,医院只有两站路的“新家”,晚上只要有危重患者,一个电话他就往科室跑。他有一件部队里的蓝色的旧军大衣,冬天夜里出门,他来不及穿毛衣、棉袄,就披上这件大衣冲出家门,因此科室医护人员只要一看到蓝色军大衣的身影,就知道是主任跑过来了,这件蓝色的旧军大衣也成了无数个夜里大家的定心丸,而李长罗却成了大家心目当中的“瘦肉条男神”——清瘦、跑得快、暖心、定神,他的出现犹如一剂定心针,让大家能定下心来有条不紊的进行抢救。

1

1/3的胃切除了,依然是工作狂

由于长期坚守在急诊前线,高强度的工作、饮食不规律和紧绷的神经让李长罗的胃一直不太好,很早就查出有胃溃疡,4年夏天持续高温,科里接连收了好几个重度中暑的病人,李长罗忙着指挥抢救,两个晚上没休息,也没顾上好好吃饭,出夜班时随便吃了包方便面,没想到胃痛剧烈,自己躺到了急诊医学科的病床上,一检查已经是急性胃穿孔,赶紧做了急诊手术,切除了1/3的胃。出院后他越发清瘦,但依然不改工作狂本色,每个周末,一般人休息都乐得在家睡个懒觉,补补元神,李长罗倒好,八点不到就跑到科里来了,到抢救室查看病人、询问值班医生病情,再到急诊ICU和留观室全部细细查看一遍,遇到才毕业几年的年轻医护人员,他更是严上加严,询问加小考,直到人家额上冒汗,他还宽慰他们:“不要紧张,我不是考你们,这也不是三甲迎检,但发现哪里有问题没掌握好对你们有好处......”,等他的背影走远了,大家才长吁一口气。在这样一个“工作狂”主任的带领下,急诊医学科不断学习、熟练开展了多项常规技术及新技术:深静脉置管、支纤镜引导下经鼻插管、血流动力学监测、空肠置管术、经皮气管切开术、床旁支气管纤维镜检查和肺泡灌洗、床旁胃镜检查止血、床旁超声、脑室血肿穿刺引流、血液净化、心脏临时起搏等技术,脑梗死溶栓、取栓术等,急诊危重病综合救治能力和抢救成功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而素来低调的他下一个目标是——申请国家级重点专科,因为只有走在最前沿的急诊医学,才能更好地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致敬医生

这个医师节,我们来打擂!医院“医患沟通”擂台赛燃爆医师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fkh.com//mjcczl/1194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