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博(rhEPO)是深圳新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艺,按照欧盟GMP标准、高于国家法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生产的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

1、肾脏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肾脏是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人体中的“过滤器”,其主要功能是过滤形成尿并排出代谢废物,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①清除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如:尿素氮、肌酐、尿酸等;

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如维持钠、钾、钙、磷及氢离子的稳定及平衡;

③分泌功能。它能分泌多种激素,如肾素、促红素(EPO)、活性维生素D3等。其中EPO参与造血,如果肾脏损伤导致其分泌不足,红细胞水平下降,则产生贫血。

2、什么是肾性贫血?有哪些原因?

答:正常情况下肾脏具有分泌促红素(简称EPO)的功能,由于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素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称为肾性贫血。

慢性肾衰时,肾脏促红素产生相对不足或不能分泌促红素是导致贫血的主要原因。

3、贫血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易疲乏、困倦,经常感到软弱无力。甚至轻微活动也会导致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筋疲力尽,有时候还会感到头痛、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嗜睡、食欲减退、腹胀等。皮肤、黏膜、结膜、指甲、口唇会变得苍白、无血色。

4、贫血的诊断标准?

答:判断有无贫血和贫血的程度,可通过检查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三个参数得出结论,其中以Hb检查最为关键。

在我国,成年男性两次检查Hbg/L,成年女性两次检查Hbg/L就可以诊断为贫血(高原地区者除外)。

贫血程度也主要根据Hb,低于上述标准,至91g/L以上为轻度贫血,61~90g/L为中度贫血,31~60g/L为重度贫血,30g/L为极重度贫血。

5、肾性贫血有哪些危害?

答:贫血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贫血轻者会引起患者头昏、乏力和食欲减退,时间久了,还会造成患者心脏扩大和心功能减退,甚至心力衰竭。贫血的存在更是尿毒症患者无法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的障碍。

因此,我们应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肾性贫血。以减少或避免因贫血引起的并发症。

6、贫血检查时机什么时候好?

答:所有慢性肾脏病患者,不论其分期和病因,都应该定期检查Hb。女性Hb1l0g/L,男性Hbg/L时应实施贫血检查。贫血检查和评估应该在EPO治疗前实施。

7、如何治疗肾性贫血?

答:慢性肾功能衰竭后期,患者都有明显的贫血,造成肾性贫血的因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为促红素缺乏,因此一般内科治疗贫血方法效果均不明显。应采用:

(1)促红素,它能刺激红细胞增生,持续治疗可以免除输血。临床研究表明,慢性肾衰病人使用重组人促红素(rh-EPO)后,贫血现象能得到有效地纠正,患者自觉症状显著好转,Hb和Hct明显升高。在使用过程中补充铁剂,密切注意血压。

(2)中药治疗,中医认为“肾藏精”,“精生血”,即精血同源,阴阳互根,采用益气补肾以生血之法。刺激造血器官,升高周围血液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从而改善贫血。

(3)必要时需输新鲜血,但输血会带来多种不良反应,除了紧急病情抢救必须输血外,对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贫血,应该选择促红素来治疗。

8、什么是重组人促红素(rhEPO)?

答:重组人促红素(rh-EPO)是采用DNA重组技术生产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人体内天然EPO具有相同的生理结构和生物学活性。其可完全替代天然EPO在人体中的作用,刺激骨髓产生红细胞,有效纠正肾性贫血。

9、rhEPO的临床应用主要有哪些?

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用于:

(1)肾功能不全所致的贫血;

(2)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

(3)肿瘤或肿瘤化疗所致的贫血;

(4)接受叠氮胸苷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贫血治疗。

近年来,rh-EPO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早产儿贫血、妊娠期及产后贫血等新领域。

10、什么是依博,依博的优点有哪些?

答:依博是深圳新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艺,按照欧盟GMP标准、高于国家法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生产的重组人促红素(rh-EPO)注射液。与其他同类rh-EPO相比,依博具有以下优点:

①产品质量优异;

根据SDS-PAGE电泳,高效液相色谱(HPLC)显示,依博EPO蛋白纯度高达%;根据等电点、毛细管电泳显示,依博EPO糖基化程度高、唾液酸含量高,体内外活性一致,与进口同类产品质量相当。

②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表明:依博能有效提高机体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进口同类产品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③产品规格能满足不同治疗需求;

依博每瓶装量1ml,有4个规格,分别为:IU、IU、IU、00IU。便于医生根据病人不同的贫血程度或不同治疗期使用。

④稳定性好,有效期长;

依博是唯一经药监局批准的有效期为36个月的EPO。

11、临床使用依博时机,什么时候恰当?

答:无论透析还是非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若间隔2周或者以上连续2次Hb检测值均低于g/L,并除铁缺乏等其它贫血病因外,应开始实施rhEPO治疗。

12、rhEPO的具体使用方法是什么?

答:用法:一般采用皮下或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用量较小,疗效更长久。

分期:治疗分为纠正期和维持期2个阶段。

疗程:通常一个治疗期为8-12周,最快3周。

剂量:

纠正期:由于治疗初期贫血较为严重,促红素用量要大,一般-IU,一周三次,使Hb达到10-12g/dl,HCT达到30%-33%,然后改为维持期。

维持期:剂量减半或减至1/3,即用IU或IU,一周一次来长期维持。

13、依博临床使用途径,哪种方式最好?

答:rhEPO治疗肾性贫血,静脉给药和皮下给药同样有效。但皮下注射的药效动力学表现优于静脉注射,并可以延长有效药物浓度在体内的维持时间,节省治疗费用。皮下注射较静脉注射疼痛感增加。

(1)对非血液透析的患者,推荐首先选择皮下给药;

(2)对血液透析的患者,静脉给药可减少疼痛,增加患者依从性;而皮下给药可减少给药次数和剂量,节省费用;

(3)对腹膜透析患者,由于生物利用度的因素,不推荐腹腔给药;

(4)对于rhEPO诱导治疗期的患者,建议皮下给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4、使用rhEPO后应注意些什么?

答:①监测血压

在使用rh-EPO期间,需要监测血压。这是因为rh-EPO治疗后红细胞数增加的同时,血压也会升高。有时血压增高是因为人体不能适应红细胞快速增多的这种变化。血压增高一般是暂时性的,可以通过调整rhEPO的用量、改变透析疗法、服用降压药或者调整目前所使用的降压药等方式来降低血压。

②补铁

铁是rh-EPO的重要“助手”,二者协同合作制造红细胞。每次透析治疗或抽血化验,都有少量的血液及少量的铁丢失。因为人体本身不能制造铁,所以需要从外界获得,可以多吃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深绿色多叶的蔬菜。也可按照医生指示口服或注射铁剂。

若患者血清铁蛋白低于ng/ml或转铁蛋白饱和度低于20%,应每日补充铁。

③定期化验检查

每隔一段时间,抽血进行化验检查,以便监控红细胞水平和铁量。按照血红蛋白水平或红细胞压积水平调整rhEPO的用药量。这也就是为什么化验检查如此重要,因为化验结果帮助医生确定最佳用药量。

15、补铁的时机及给药途径是什么?

答:用药指南中指出:液透析患者优先选择静脉使用铁剂;

非透析患者或腹膜透析患者,可以静脉或口服使用铁剂。若患者TSAT20%和(或)血清铁蛋白μg/L,需静脉补铁-mg/w,连续8-10w。

若患者TSAT≥20%,血清铁蛋白≥μg/L,则每周1次静脉补铁25-mg。

若血清铁蛋白大于μg/L,补充静脉铁剂前应评估EPO的反应性、Hb和TSAT水平以及患者临床状况。此时不推荐常规使用静脉铁剂。

16、老年患者使用rhEPO注意事项?

答:高龄患者应用本品时因其生理机能低下,多数患者有高血压或循环系统疾病并发症,在使用本品时要注意监测血压及红细胞压积,并适当调整用药剂量及次数,建议在总治疗药剂量不变的情况下采取分次减量的治疗方法。

17、治疗低反应性(EPO抵抗)的原因?

答:EPO抵抗最常见的原因是铁缺乏。

rHuEPO抗体介导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其它原因包括:炎症性疾病;慢性失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纤维性骨炎;铝中毒;血红蛋白病;维生素缺乏等;

18、临床某些患者升红不理想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何?

答:补充铁剂:接受rHuEPO治疗的患者,无论是非透析还是何种透析状态均应补充铁剂达到并维持铁状态的目标值,因治疗期间出现有效造血使铁需求量增加。血液透析患者比非血液透析患者需要更大的铁补充量,静脉补铁是最佳的补铁途径。

使用过程中注意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

严重铝过多也会影响疗效。

不推荐常规补充维生素c和雄激素制剂。

19、什么是血液透析?

答:血液透析(HD),简称血透,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通俗的说法也称之为人工肾、洗肾,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

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大类: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和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

20、什么是血液透析滤过?

答:血透(HD)是通过半透膜进行弥散和超滤将血液中的小分子毒素和多余水分清除;血滤(HF)主要是通过对流清除中大分子毒素和水分;血液透析滤过(HDF)是综合血透和血滤两个过程清除毒素和水分。

21、血液透析能否取代健全的肾脏?

答:不能,人体肾脏一天24小时不停工作;血液透析一星期只工作三次或两次,一星期只工作10至12小时。

22、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区分?

答:血液透析:当发生急性或慢性肾衰竭时,体内会蓄积大量的代谢废物(尿毒症毒素),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甚至昏迷,危及生命。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于血液透析机(俗称“人工肾”),于体外替代人体肾脏工作,排除体内毒素和过多的水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缓解临床症状,挽救生命。这个治疗过程就叫做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利用自身腹膜作为透析膜,通过腹膜透析管向腹腔灌注透析液,保留一段时间,以进行膜两侧物质及水分交换,然后再放出,以此来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过多水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同时,透过透析液还能补充机体所需物质,如电解质、碱基和葡萄糖等。

23、血液透析会引起贫血吗?

答:正常操作情况下,每次血液透析仅损失血液3-5毫升,每周透析2-3次,损失血液总量为6-15毫升,对于肾病患者来说病不会造成贫血。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合并贫血,其原因主要是肾脏不能合成促红素,导致红细胞生成相对或绝对不足,因此,给慢性肾衰竭的患者注射重组人促红素治疗后,肾性贫血常能获得满意疗效。

24、充分透析的条件是什么?

答:要得到大量的尿素氮清除率,就必须做到充分透析。

充分透析的五大条件:

1、人工肾脏的性能,半透膜面积愈大,则有效清除率愈高;

2、血流量,要有效清除体内毒素及水分,就必须将相当份量的血液送至人工肾脏,一般中国人平均血流量设定为每分钟-毫升;

3、透析时间,要达到充分透析,应正确遵守规定时间,原则上时间越久越好,平均透析时间是4-5小时。

4、脱水量,等于透析前体重减去理想体重,每次透析增加体重不要大于理想体重3-5%。

5、透析液流量,要充分清除体内尿毒素,必须有某一定量的透析液送至人工肾脏,透析液流量太少,则会造成透析不足。

25、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有哪些?

答:1、临时性血管通路,包括外瘘、直接穿刺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插管法(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2、永久性血管通路,包括自体动静脉瘘管、人工植入血管、透析专用颈内静脉埋管。

26、内瘘及日常护理?

答:内瘘,即动静脉内瘘,是通过手术将患者的一根动脉和临近静脉进行皮下吻合,在一段时间成熟后,可用于血液透析穿刺重复建立体外血液循环的血管通路。

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常规的优质护理对延长内瘘的使用年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主要方法如下:

1、保持内瘘侧手臂的皮肤清洁,以防止感染;

2、睡眠时不要压迫内瘘侧肢体;

3、不要穿袖子过紧的衣服;

4、切记在内瘘侧肢体抽血、输液等;

5、若发现内瘘有硬结、淤斑,应在拔针后24小时用土豆切薄片热敷20-30分钟,3次/日,并配合使用喜辽妥药;

6、患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要佩戴护腕,防止瘤体增大,同时可防止动脉瘤破裂出血。

27、血液透析患者为什么容易发生感染?

答:长期血液透析液会通过透析液丢失较多的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加上摄入不足,很容易造成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另外,由于透析膜生物相容性不好,也会使机体产生和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另外,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血管通路及体外循环,也必然会增加感染机会。

28、血液透析患者可以随意喝水吗?

答:进行一段时间血液透析后,患者尿量就会逐渐减少,最后出现无尿(每日尿量少于ml),这时要严格限制患者的水摄入量,否则在两次透析间期,患者体重会过度增加,迫使加大透析脱水量,血容量会忽高忽下波动,加重心脏负担。

当患者未出现水肿或高血压时,每日尿量多于1毫升时,饮水量基本不限,只要透析间期患者体重增加不超过干体重(既无水潴留也无脱水的体重)的5%即可。

例如,50kg体重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的增加应少于5%×50=2.5kg。维持性透析患者的饮水量应为前一日尿量加ml不显性失水。

29、如何做健瘘操?

答:为促进内瘘成熟,建议术后1-2周伤口无渗血、无感染、愈合好的情况下,建议做建瘘操,加快内瘘成熟。

具体方法:

(1)每天用术侧手握橡皮健身球3-4次,缓慢捏,数秒;缓慢放开,数秒。每次10分钟,每天3-4次。(2)在吻合口上方30-40cm处扎止血带或绑血压表套袖,轻轻加压至静脉中度扩张为止,15-20分钟松开一次,每天3-4次。

(3)如果您没有力气可由家属协助做手臂运动:按压患者上臂,加压约5-10秒后放松,并作环状向心脏的方向按摩,如此反复动作约15分钟。

30、透析病人的饮食原则?

答:首先,饮食中要摄入足够量的优质蛋白质,透析患者每天最适宜的能量供应为35千卡/公斤体重;其次,要低钾低钠低磷饮食;再次,适当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及叶酸和铁。

31、什么是肿瘤相关性贫血?

答:肿瘤相关性贫血(CRA)是恶性肿瘤常见的伴随疾病之一,由多种因素引起,主要包括肿瘤方面的因素(如失血、溶血、骨髓受侵犯)或针对肿瘤治疗方面的因素(如化疗的骨髓抑制作用、肿瘤放射治疗等)两个方面。

32、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严重程度分级?33、什么是化疗导致的肿瘤相关性贫血?

答:骨髓抑制是肿瘤化疗和放疗的常见不良反应。细胞毒性药物尤其铂类药物的广泛使用是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一个重要因素,新的化疗药物的开发及其之间的联合应用使贫血问题在临床上日渐突兀。这些药物能促进红系细胞凋亡,同时还能造成肾脏损伤,损伤肾小管细胞导致内源性促红素(EPO)减少而引起贫血。

34、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答: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患病率为10%-40%,并且肿瘤相关性贫血与其他类型的贫血是有区别的。

首先,任何程度的贫血,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较缺铁性贫血患者的EPO水平低;

其次,肿瘤患者Hb和EPO之间的反馈调节减弱,在接受化疗的患者中这种关系更明显;

再次,肿瘤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贫血症状,即肿瘤患者在较高Hb值时就会表现出症状,而非低Hb值才表现出症状。

35、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有哪些?

答:1、输血治疗

输注全血或红细胞是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主要方式,其优点是可以迅速升高血红蛋白水平,可用于EPO治疗无效的病人。在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至7g/dl或8g/dl之前,原则上不应考虑输血。

2、EPO治疗

促红细胞生成素类药物(ESA)治疗成为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最重要方法,其治疗优点是符合正常生理、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可用于门诊病人以及耐受性好。

36、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剂量研究?

答:EPO治疗肿瘤贫血的推荐起始剂量为IU/kg或者00IU,皮下注射,每周3次,或者IU每周一次,皮下注射,1疗程4-6周;

如治疗4周后无效,剂量可增加到IU/kg或者0IU,每周3次,或IU每周2次皮下注射,并根据情况进行补充铁剂。

37、怎样进行血清铁蛋白和铁剂补充?

答:在癌症或化疗引起的肾衰竭的患者中,持续性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类药物(ESAs)往往会导致“功能性”铁缺乏(铁蛋白≤ng/ml且转铁蛋白饱和度<50%),考虑补铁。

首先考虑口服铁剂,仅有10%左右被人体吸收,胃肠道刺激症状比较严重,常用硫酸亚铁和富马酸亚铁;

其次考虑肠道外铁剂给药。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咋治
儿童白癜风的注意事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fkh.com//mjcczz/83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