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 颈内动脉瘤破裂诊断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术后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颅内动脉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动脉瘤体破裂后所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致使血管痉挛发生率为25%-30%,动脉瘤初次出血病人死亡率为15%左右,再次出血后病人死亡率高达40%-65%[1]。因此,尽早明确病因后即进行有效的手术治疗是动脉瘤治疗的关键。存。
护理
术前护理
给予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以保持大便通畅。嘱患者勿用力咳嗽、打喷嚏、排便等可能增加颅内压动作以防止动脉瘤破裂再出血。
全部行脑血管造影术以确诊,面检查患者身体状况,尤其是血管系统情况及血生化、凝血机制等。
做好术前心理护理,缓解紧张情绪,解除思想负担。
做好术前准备,尤其注意穿刺部位皮肤准备。
术后护理
一般护理 术后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言语、肢体运动变化等。持续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全程监测。穿刺侧下肢制动24h,翻身时紧压穿刺点帮助患者向患侧翻身60°,向健侧翻身20°-30°,交替更换体位,保持髋关节伸直,小腿可弯曲,健侧下肢自由屈伸[2]。保持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以利痰液排出;指导患者有效咳嗽,避免腹压增高导致局部出血。
病情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并记录意识、瞳孔、颅高压症状及GCS评分的变化及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意识加重,恶心、呕吐、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观察穿刺侧皮肤颜色是否苍白,皮肤的温度是否正常,背动脉搏动有无减弱或消失。如出现肢端皮肤温度下降且苍白,小腿疼痛、麻木,可能股动脉血栓形成,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穿刺部位护理 术后穿刺部位的护理主要是预防下肢动脉栓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穿刺部位的出血、皮下血肿。术后穿刺腹股沟区弹力绷带十字包扎,沙袋加压固定12h,穿刺侧肢体外展伸直制动24h,观察穿刺侧肢体有无肢体疼痛、感觉障碍等动脉栓塞的症状及足背动脉搏动、肢端皮肤温度、颜色。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有无淤点、淤斑及皮下血肿部位、敷料有无渗血。指导病人家属给予肢体的肌肉按摩,以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穿刺侧肢体做制动肢体的足背屈伸运动。未穿刺侧肢体可自由伸屈,以减少一侧肢体制动而带来的不适。
防治并发症
脑血管痉挛 主要由于操作的导管、导丝、栓塞材料、造影剂反复对血管内壁刺激,及原蛛网膜下腔出血,会造成脑血管痉挛。术后72h内必须密切观察头痛的程度、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功能。早期发现,及时地处理,就可能避免脑血管痉挛至脑缺血、缺氧而出现不可逆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预防脑血管痉挛发生,术后应早期就予钙通道阻滞剂尼莫通及改善脑血管循环、维持适当血压等对抗脑血管痉挛的综合治疗[3]。脑血管痉挛是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动脉瘤最主要的致死致残原因。栓塞术后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病人更换体位动作轻柔,床头位抬高15°~30°。密切观察清醒病人有无头痛主诉,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控制血压,尼莫通持续静脉泵注,根据血压、症状等持续应用7d~14d改用尼莫通片剂口服。依达拉奉可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和迟发性脑缺血,减轻脑水肿发生,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头痛,脑膜刺激征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4],术前、术后尽早使用。一般将依达拉奉15mg加入生理盐水mL中静脉输注,每天2次,在30min内输完。早期腰椎穿刺持续脑脊液引流,减少血性脑脊液是防治脑血管痉挛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降低颅内压,减轻脑血管痉挛,防止蛛网膜粘连并发脑积水[5]。本组中62例均采用了腰大池穿刺连续脑脊液置换术。护理中应妥善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密切注意病人体温情况及脑脊液生化、细胞学检查结果,观察并精确记录引流脑脊液的引流量,每天脑脊液引流量不宜超过mL,并严防颅内感染发生。本组62例病人均于置管后7d内拔除,无一例发生颅内感染症状。
脑梗死 动脉瘤血管介入栓塞术后发生脑梗死引发迟发性神经功能障碍也是血管介入栓塞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术后应密切的观察患者的言语及肢体活动功能的变化,及早发现异常及早的处理。临床上一般采用抗凝及改善脑血管循环治疗等。宋锦宁等[6]指出,在避免出现心力衰竭、出血的前提下可适当升高血压,保持较高的脑灌注压;保证血氧运输,降低血液黏度,维持血管有效循环血容量,常采用拜阿司匹林、舒血宁、低分子右旋糖酐、人血白蛋白等药物。在病人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言语及肢体功能障碍尽早的积极给予语言和肢体运动的康复锻炼。本组有5例病人血管介入栓塞术后并发脑梗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言语及肢体功能障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再出血:栓塞术后应控制好血压和避免病人烦躁,使病人处于安静的配合状态,可减少再次出血的危险。栓塞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变化情况,注意有无头痛、呕吐,脉搏、呼吸缓慢,肢体功能障碍及意识障碍出现,若发生上述情况,提示有颅内再次出血的可能,及时予对症处理必要时复查颅脑CT了解颅内情况[7]。
出院指导
生活指导出院前向病人和其家属进行卫生健康宣教,嘱其出院后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情,要避免情绪波动,密切注意自己血压的变化,生活规律,忌烟、酒及刺激性食物,加强自我保健意识。
用药指导出院时告知患者定期其服药的时间、剂量、及药物产生的副作用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后预防措施。栓塞术后对行脑内血管有支架置入者应常规服用氢氯吡格雷1个月,阿司匹林半年。服药过程中若出现胃肠道反应或凝血机制医院就诊。
术后随诊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栓塞术后会有少部分患者出现动脉瘤复发,故需要长期随诊,必要时复查脑血管造影以了解病灶的情况。第1次复查在术后半年内进行,若病情稳定,无复发趋势,则术后1年左右行第2次复查脑血管造影。随诊复查过程中,若发现病灶有新发或复发情况,可再次住院行脑血管介入栓塞治疗。
护理体会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已经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栓塞术后也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去了解对动脉瘤栓塞术的治疗和护理规范,早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做好脑血管栓塞术前、术后规范的系统的护理,是护理动脉瘤血管栓塞术后患者治疗的关键。对减少术后引起不良后果的并发症,减少病人经济负担,降低栓塞术后致死致残率,提高生存生活的质量有重要意义。
赞赏
长按北京中医医院治疗白癜风用什么方法北京中医院能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fkh.com//mjccys/7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