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 颈内动脉瘤破裂诊断 >> 心内一科介入篇一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一、病历摘要:
?患者陈某,女性,66岁,沧州沧县人。
?主因:发作性胸闷、头晕、黑蒙3年,加重4小时入院。
?既往先心病房间隔缺损病史,保守治疗,日常活动轻度受限。
?查体:BP:80/50mmHg,神清语利,口唇发绀,左肺底细小湿啰音,心音低,心率31次/分,心律不齐,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粗糙吹风样杂音,腹软无压痛,脊柱侧弯,双下肢不肿,四肢末端皮温低。
?辅助检查:
?化验回报:D-二聚体:0.11mg/L,B型钠尿肽前体:pg/ml,肌钙蛋白:0.01ng/ml,????胱抑素C:1.35mg/L。
?胸部正位:1.双下肺纹理增多,考虑支气管炎;2.心影增大,主脉迂曲。
?颈部血管彩超:双侧颈动脉硬化伴右侧斑块形成;
?心脏彩超:房室水平左向右分流;房间隔缺损主动脉瓣少量反流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减。
二、入院诊断:
1.头晕原因待查:心源性晕厥?神经源性晕厥?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心源性休克4.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心功能不全。
三、下一步行头颈部CTA、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一步明确诊断。
?头颈部动脉CTA:1、主动脉弓及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钙化斑块,管腔通畅;2、左侧颈内动脉第四段(C4段)局部向外突起,考虑小动脉瘤,建议定期复查或DSA检查;3、两侧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性斑块;4、右侧大脑前动脉源于左侧,第一段(A1段)缺如;5、左侧椎动脉源于主动脉弓,纤细,V5段局部轻度狭窄。
?头颈部动脉CTA: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45次/分,最小29次/分,最大心率62次/分,大于3秒的停搏7个,室性早搏76个,有9阵室性二联律,室上性早搏28个。
符合病窦窦综合征诊断。
四、明确诊断: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心源性休克3.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心功能不全。
五、入院后第4天,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
?术后心电图:
?患者心率恢复到60-70次/分,血压稳定,头晕、黑蒙症状消失,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术后1个月随访无任何不适,且能胜任日常生活工作。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指人工植入心脏起搏器,用特定频率的脉冲电流,经过导线和电极刺激心脏,代替心脏的起搏点带动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是治疗不可逆的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的安全有效方法,特别是治疗重症慢性心律失常。
适用人群:
1.严重的心跳过慢。心脏停跳3秒以上或心率经常低于40次,尤其是出现眼前发黑、突然晕倒的患者,应该植入起搏器。
2.心脏收缩无力。疾病若破坏了心肌,或改变了其原有形态,会导致心肌无法有力收缩。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就会引起心脏泵血不足,身体各部分无法获得充足的新鲜血液,造成头晕、胸闷、乏力等各种症状。
3.心跳骤停。心脏停止跳动数分钟就能致死,一些疾病可引发心跳骤停或致命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可以安装具有除颤器功能的起搏器,能恢复心脏有规律的跳动。
4.在某些心脏病综合治疗中(颈动脉窦高敏综合征、血管迷走性晕厥、特发性Q-T延长综合征、预防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等),起搏器还是不可或缺或唯一的治疗手段。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