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 颈内动脉瘤破裂诊断 >> 病例解读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医学影像服务中心国内最大的医学影像专业平台,唯一拥有例病例+征象及专题讲座。
[概述]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dolichoectasia,VBD)是指椎基底动脉的异常迂曲、扩张和延长。年,Smoker等首次提出了VBD的概念。年,Caplan对VBD的概念进行了修订,取代了既往“椎基底动脉系统迂曲”、“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巨大延长的动脉瘤畸形、动脉变异及梭形动脉瘤”等术语。VBD在总体人群中的发生率为0.06%~5.8%,在卒中患者的发生率高达10%~12%。有学者认为,VBD是独立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危险因素之外的脑梗死病因。此外,VBD引起的出血性卒中亦不少见。针对VBD本身,目前尚无一种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仅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临床表现]
VBD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出现症状时,则表现各异。最常见的为缺血性卒中,其次是脑干及脑神经受压、脑积水、脑出血等。
[影像学特点]
(一)Ubogu和Zaidat的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诊断标准:
(1)扩张:基底动脉直径≥4.5mm;
(2)延长:基底动脉上段超过鞍上池或床突平面6mm以上,或基底动脉长度>29.5mm,椎动脉颅内段长度>23.5mm;
(3)迂曲:基底动脉横向偏离超过起始点至分叉之间垂直连线1mm或位置在鞍背或斜坡的旁正中至边缘间以外,而椎动脉任意一支偏离超过椎动脉颅内入口到基底动脉起始点之间连线10mm为异常。
但是,该诊断分类中缺少椎动脉扩张的标准,后来Passero和Rossi将椎动脉直径超过4mm视为扩张。
(二)Smoker等根据高分辨率CT扫描结果制定的诊断标准:
当基底动脉超出斜坡或鞍背范围,或基底动脉分叉点超出了鞍上池层面,即可诊断为过度延长,基底动脉任意一点的直径大于4.5mm,即可诊断为扩张。该诊断标准的特点是对VBD的延长和迂曲程度进行半定量分级(表1)。
病例
白癜风的治疗秘方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皮肤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fkh.com//mjccys/7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