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busyliving,orgetbusydying."

from"TheShawshankRedemption[]"

「舌咽神经痛」

舌咽神经与迷走神经和副神经一起经颈静脉孔出颅腔,沿颈内动、静脉之间下行,之后呈弓形向前经舌骨舌肌深面至舌根。舌咽神经为混合神经,包含5种纤维成分: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味觉)、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和一般躯体感觉纤维,主要分支有:舌支、咽支、扁桃体支和颈动脉窦支。

舌咽神经痛的发作、缓解方式与三叉神经痛十分相似,其发病率仅为三叉神经痛的1/,两者偶尔可并发。发病率无男女差别,以中老年为高,左侧高于右侧,偶尔可双侧发病。

舌咽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最为多见,病因不明,可能与局部缺血或神经脱髓鞘病变有关。

继发性舌咽神经痛通常由舌咽神经或其周围肿瘤、血管病变或炎症累及神经所致,包括小脑脑桥角肿瘤、茎突过长、茎突舌骨肌韧带钙化、椎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瘤、蛛网膜炎及扁桃体周围脓肿等。

「临床表现」

疼痛特点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为阵发性疼痛,大部分无先兆症状,疼痛常突然发作或突然停止,性质与三叉神经痛相似,为剧烈疼痛,呈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烧灼样。每次发作短暂,持续数秒至数十秒(极少数持续数分钟),轻者每年发作数次,重者一天发作数次。间歇期可完全无痛。

疼痛部位

疼痛部位主要位于舌根部、咽部、扁桃体窝,可放射至耳、下颌角和上颌部。疼痛发作多始于一侧舌根和扁桃体,迅速扩及咽部和软腭,并常向同侧耳道深部、下颌角底部放射,偶尔可波及耳颞部和颈枕部。少数患者仅局限于外耳道及其周围。

触发因素

疼痛扳机点多在同侧舌根、腭、扁桃体窝或咽后壁、耳部或外耳道,触及上述部位可引起疼痛发作,而触摸面部皮肤不会触发疼痛。诱因多见于吞咽食物时,其次是打哈欠、说话、咳嗽、掏耳朵及舌部轻微运动等动作。

伴随症状

疼痛发作时可伴随其它系统等症状,包括血压和心率的改变,患者可出现晕厥、心律不齐、心动过缓、心脏停搏及癫痫发作。患者还可出现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如低血压、唾液分泌增加、出汗、流泪、局部充血、阵发性咳嗽及喉部痉挛感等。

「诊断」

根据患者的疼痛性质、部位及触发因素,典型的舌咽神经病例不难诊断。对不典型病例可行丁卡因试验。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一般无阳性体征,疼痛发作有明显的缓解期。继发性舌咽神经痛的部位与原发性相同,但疼痛持续时间长,无明显缓解期,无扳机点,常伴有神经系统体征,X线、CT及MRI等检查可发现原发病的异常或病理改变。

「鉴别诊断」

应与三叉神经痛、膝状神经痛相鉴别。

「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与三叉神经痛相同,但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0%,少数患者的疼痛症状可完全缓解,但复发率较高。

神经阻滞

包括咽喉部局部阻滞和舌咽神经阻滞疗法。

微创治疗

经皮射频热凝术。

手术疗法

包括微血管减压术和颅内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分支切断术。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fkh.com//mjcczl/100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