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病变影像学检查

作者:徐燕军赵俊功

来源: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年第12期

内分泌空间

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梗死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病因多样,最常见为血栓形成,病因基础主要为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不仅在于动脉狭窄或闭塞,斑块不稳定同样是其高危因素。正确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助于明确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及侧支循环并判定斑块的稳定性,进而采取措施积极干预,以对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梗死的风险进行早期评估和诊治。

糖尿病;脑血管障碍;影像诊断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发病率高,致残率、致死率高。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栓塞、小动脉病变、心源性、其他确定病因和不明原因等;糖尿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不仅在于动脉的狭窄程度,还与斑块的稳定性有关。随着现代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影像学检查在糖尿病患者合并缺血性脑梗死(ischemiccerebralinfarction,ICI)的预防中表现m越来越大的优势,糖尿病进行颅内外动脉病变检查有了更多的选择。本文对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缺点综述如下。一、糖尿病颅内外动脉病变的发病率及分布特点

目前,大约有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有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所致的大面积脑梗死,小动脉硬化所致的腔隙性脑梗死,或几种脑梗死亚型并存。此外,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弥漫,会造成多部位梗死灶。糖尿病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狭窄较非糖尿病患者更常见。关于糖尿病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是以颅内还是颅外血管为主,尚无定论。研究表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闭塞病变的分布存在种族差异,白种人以颅外颈动脉狭窄多见,而亚洲人尤其中国人以颅内动脉狭窄为明显,其中以大脑中动脉狡窄最常见。李梅等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脑血管病变以颅内外联合病变常见,但重度狭窄及闭塞的严重血管病变以颅内动脉多见,其中以大脑中动脉最多,其次为颈内动脉的海绵窦段及床突段;颅外病变最常见为颈总动脉分叉处,重度狭窄以颈内动脉颅外起始段多见。因此,对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的检查需颅内、颅外血管并重。

二、糖尿病颅内外动脉狭窄定位和程度分析的方法选择

目前,糖尿病颅内外动脉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无创性(如多普勒超声、CT和MRI)和有创性[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检查,每种检查方法都有其优势和不足。

1.超声:颅外颈动脉位置表浅,便于超声检查。超声能直接检测颅外大血管内膜中层厚度、是否存在粥样斑块,并判别斑块内组织成分,以提示发生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性。多普勒超声诊断管腔狭窄较可靠,诊断颈动脉70%的严重狭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可达85%-88%、92%-94%.经颅多普勒(TCD)可了解Willis环血流方向和脑内大动脉的血流速度,但对脑内动脉二级分支以下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有限,而颈内动脉的海绵窦段及床突段是超声检查的盲区。因此,超声在糖尿病脑血管病变防治中的作用在于颅颈动脉病变的筛查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随访。超声作为颈动脉狭窄和斑块检测的普查手段,在临床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筛查应用中价值较高,以便于进一步检查。

2.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多排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利用其先进的后处理软件可进行多平面重建。其诊断70%的严重血管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可达96%和95%5。。CTA优势在于管腔重度狭窄发生血流信号丢失的可能性较小,不受慢血流的影响,不易产生狭窄程度的过度评估。缺点是患者需接受电离辐射和注射含碘造影剂,不适用于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碘过敏等患者。此外,血管壁钙化与血管腔内造影剂密度重叠,导致假阴性的发生,尤其是对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管腔狭窄的诊断准确率不高。近年来使用的双能CT,通过增加第二个X线源和探测器的新技术,实现低曝光剂量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射线剂量可减少达60%;此外,具有快速扫描采集技术,可减少患者呼吸伪影,对显示小血管中无钙化和混合性斑块尤佳;再者,具有先进的后处理技术,获得的图像可与DSA相媲美。

3.三维飞行时间法(threedimensionaltimeofflight,TOF):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尤其是3.0T机器的应用,由于场强的增加,一方面提高了流人增强效应,另一方面血管的信号噪声比增加,提高了对动脉病变细节的显示和中小血管的显示能力。3DTOF-MRA诊断脑内超过50%狭窄的敏感性78%-85%、特异性95%,对血管完全闭塞的敏感性%、特异性99%,所以3D-TOF-MRA是诊断脑内动脉狭窄、闭塞的可靠方法。颈部大动脉(尤其是大血管开口处)由于受到心跳、呼吸伪影的干扰,只能使用对比增强MRA(contrastenhancedMRangiography,CE-MRA)进行检查。由于容积扫描敏感编码技术(SENES)的应用,可增加扫描层面、减少采集时间,从而提高空间分辨率。再使用头颈部联合线圈(又称为神经血管线圈)因扫描范围扩大,可同时显示颅内、颅外动脉的受累情况,做到一站式检查。

4.DSA: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可全面了解脑血管狭窄的分布、程度及斑块表面情况,是诊断颅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其价值还在于判定颅颈动脉重度狭窄、闭塞后的侧支循环的类型及程度,此优势是CTA、MRA无可比拟的,对选择治疗方法、预测预后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对血管壁病变如动脉斑块的组成成分和性质的判断价值有限。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标本组织学相比,其敏感性仅为46%,特异性74%,而且DSA是有创检查,并非每个患者都能接受。

三、糖尿病颅内外动脉斑块定性分析的方法选择

临床上







































白癜风山东哪家医院好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fkh.com//mjcczl/36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