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颈内动脉瘤破裂专科治疗医院 >> 颈内动脉瘤破裂症状 >> 产品知识知识竞赛学习资料
阿乐基础知识
1.阿乐的主要发展历程:
(1)年9月29日我公司研发的阿托伐他汀钙和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商品名“阿乐”)获得二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批准文号。阿托伐他汀钙片(阿乐)的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0258。阿托伐他汀钙及其片剂阿乐成为国内独家生产企业,并获得8年新药保护期。
(2)年,阿乐上市销售。
(3)年,阿乐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4)年,阿乐20mg获得药品生产批准文号,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3819
(5)年,阿乐获得“北京公益健康教育十佳品牌”。
(6)年,阿乐获得“化学制药行业心脑血管类产品品牌十强”称号。
(7)年,阿乐向SFDA申请修订阿乐原料药质量标准,实现与进口同质。
(8)年,阿乐销售额突破15亿元。
(9)年,阿乐获得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年度峰会颁布的“调血脂类优秀产品”称号。
(10)年,阿乐荣获第十一届百姓安全用药“品质智胜奖”。
2.阿乐的通用名和英文名:
(1)阿托伐他汀钙片(2)AtorvastatinCalciumTablets
3.阿乐的规格
规格:(1)10mg;(2)20mg。(以阿托伐他汀计)
4.阿乐10mg和20mg的批准文号分别为:
10mg(国药准字H0258)20mg(国药准字H3819)
5.阿乐的内包装及包装规格
(1)铝塑泡罩,复合膜袋包装;7片/板/袋,10片/板/袋。
(2)双铝泡罩包装;7片/板,10片/板。
6.阿乐的性状
为白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7.阿乐的适应症
(1)高胆固醇血症(2)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周围动脉疾病、腹主动脉瘤和症状性颈动脉瘤)
8.阿乐的用法用量
常用起始剂量为10mg,每日一次。剂量调整时间为4周或更长。最大剂量为80mg,每日一次。每日用量可在一日内的任何时间一次服用,并不受进餐影响。
9.阿乐属于哪一类药物
阿乐属于心血管类药物的他汀类调脂药。
10.阿乐的作用机制
阿乐的活性成分阿托伐他汀是HMG-CoA还原辅抑制剂,通过抑制肝脏内HMG-CoA还原酶的活性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和血清脂蛋白浓度。
11.阿乐的药代动力学
吸收口服后吸收迅速,约1~2小时血浆浓度达到峰值(Cmax)阿托伐他汀的生物利用度为95%-99%
分布98%以上的阿托伐他汀与血浆蛋白结合
代谢由细胞色素PA4代谢,对HMG-CoA还原酶的循环抑制活性约70%是由活性代谢物产生。
消除主要经肝脏和/或肝外组织代谢后经胆汁消除。阿托伐他汀血浆清除平均半衰期约14小时,因代谢产物具有活性,阿托伐他汀活性半衰期约为20-30小时。
12.阿乐的生物等效性试验研究
(1)阿乐共进行四次生物等效性试验
(2)四次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时间分别为:
年年年年
(3)四次试验结果均证明与原研药“立普妥”具有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性
13.试验结果证明阿乐与原研药“立普妥”生物等效
阿托伐他汀和其主要活性代谢物(邻羟基阿托伐他汀和对羟基阿托伐他汀)的试验参数AUC(药物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Cmax(达峰浓度)Tmax(达峰时间),阿乐与“立普妥”高度相似。
14.阿乐的禁忌?
a)活动性肝脏疾病,可包括原因不明的肝脏转氨酶持续升高
b)已知对本品中任何成分过敏
c)妊娠
d)哺乳期妇女
15.阿乐的药物相互作用?
与他汀类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包括:HIV蛋白酶抑制剂(如洛匹那韦、达芦那韦、利托那韦)、唑类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酮康唑)、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如红霉素、克拉霉素、泰利霉素)、贝特类调脂药(如吉非贝特、苯扎贝特)、烟酸、奈法唑酮、环孢素、胺碘酮、地尔硫卓、夫地西酸等。
16.阿乐的常见不良反应?
本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便秘、胃肠胀气、消化不良和腹痛,通常在继续用药后缓解。
17.是否需要常规检测肝功能?
需要。
目前他汀引起肝酶升高相关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因该类药物引起肝细胞膜结构改变导致肝酶渗透。其他可能因素:肝细胞内胆固醇下降继发药物效应;同时使用可能导致肝酶升高药物;合并脂肪肝,大量饮酒等。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一问题,转氨酶升高并不意味肝脏损伤,评价指标还包括: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及直接胆红素。
新说明书建议治疗前肝酶检测,此后根据临床指征重复检测。
18.对肌肉的不良反应
他汀可引起肌病,此种不良反应少见。临床研究中,阿托伐他汀肌痛发生率仅0.7%。
他汀引起肌肉不良反应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机制包括:引起肌细胞线粒体的辅酶Q缺乏,细胞代谢紊乱;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中多种蛋白转录后修饰或激活受到影响;硒蛋白合成减少。
根据《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建议:对于曾服用他汀出现肌痛的患者,1、更改他汀尽量选用诱发肌病可能性相对较小的他汀。2、调整剂量:在他汀的基础上加用其他调整药,可适当减少他汀用量。3、间断给药: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血浆半衰期相对较长(15-20h),可间断给药。4、补充辅酶Q10:确切疗效仍待验证。5、联合用药:联合其它降脂药如依折麦布等,降低他汀用量。
血脂基础知识
1.血脂:血脂是指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其中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2.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蛋白质组合在一起,形成易溶于水的复合物,叫做脂蛋白。
3.总胆固醇:血中所有胆固醇的总和。
4.甘油三酯: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大部分组织可以利用甘油三酯分解产物供给能量。
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种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因此是一项目前最受重视的血脂指标。
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种好胆固醇,反映血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高密度脂蛋白是一项比较特殊的指标,它升高是一件好事,而过低则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
7.血脂的来源
一是食物,二是体内的合成。
甘油三酯大部分来源于食物,小部分自身合成;
胆固醇则正好相反,主要靠自身合成,小部分来源于食物。
8.血脂异常的分类
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
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均升高
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低
9.血脂异常治疗最主要目的:是防治冠心病。
10.高脂血症的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11.高脂血症的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减肥、戒烟。
12.调脂药物的种类
(1)他汀类:目前应用最多的调脂药,国内市场上目前有7种他汀。
(2)贝特类:主要作用是降低甘油三酯。所以,对于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是首选的调脂药物。
(3)烟酸类:烟酸属于维生素B族中的一种,但需要服用大剂量才有明显调节血脂的作用,而随着剂量加大,其副作用也随之增加。
(4)胆酸螯合剂:仅适应于单纯高胆固醇血症,在我国应用较少。
(5)其他调脂药物:如植物药等。
13.他汀类药物调脂以外四大作用
(1)独特的稳定斑块作用;
(2)独特的抗血小板血栓形成作用;
(3)恢复内皮功能;
(4)减少炎症反应。
14.冠心病定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由于绝大多数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故被简称为冠心病。
15.血脂和冠心病的关系:1=2公式: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事件发生的危险降低2%。
16.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体力活动减少。
17.冠心病的等危症
冠心病等危症包括糖尿病、缺血性卒中、周围动脉疾病、腹主动脉瘤和症状性颈动脉病
18.脑卒中:又称为中风、急性脑血管病、脑血管意外,是一种脑部血管性疾病,起病急、迅速出现脑部症状,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
19.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引起的、未伴发急性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24小时内症状、体征完全恢复正常。
20.血脂异常和卒中的关系: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卒中/TIA的“帮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降低10%,能够减少15.6%的偏瘫发生。
21.糖尿病:机体胰岛素绝对缺乏或胰岛素作用不足而引起血糖异常升高的疾病。表现为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消瘦)。
22.血脂异常与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中,常伴有脂质代谢的紊乱,出现脂质代谢异常。许多血脂高的病人常合并有糖尿病,因此,当高血脂与糖尿病同时存在时,常难以分清谁是因谁是果。所以,近来有人称糖尿病为糖脂病。
国际血脂指南中将糖尿病视为冠心病等同危险病症,并主张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积极的降脂治疗。
去哪里治疗白癜风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好